第666章 高大爺的新馬甲!老中青三代廚師共同擔憂的問題!【求訂閱】_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 > 第666章 高大爺的新馬甲!老中青三代廚師共同擔憂的問題!【求訂閱】

第666章 高大爺的新馬甲!老中青三代廚師共同擔憂的問題!【求訂閱】(1 / 2)

沒嘗牡丹燕菜時,總覺得這道美味也就那樣。

但等吃到嘴裡,才會明白過來,為什麼二次蒸製的蘿卜絲,會被稱為素燕窩,因為口感實在過於美味。

蒸過兩次的蘿卜絲,看起來就給人一種晶瑩剔透的感覺,再加上在高湯裡浸泡了這麼久,吃到嘴裡有種入口即化的感覺。

剛吃下去,會讓人瞬間陷入自我懷疑中:

“這麼好吃的菜品,真是白蘿卜做成的?”

陳燕現在就是這種狀態,她明明看了直播,也確實看到了白蘿卜做成牡丹燕菜的過程,但依然被完美的口感和味道,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這就是牡丹燕菜的魅力,用一根白蘿卜就做到了媲美燕窩的口感,這也是中原人的生活智慧。”

為了給這道菜鍍金,中原人給編了很多故事。

什麼武則天賜名、報恩寺活命之類的,其實都不用,單獨白蘿卜廉價食材做出高檔燕窩的手藝,就值得大吹特吹。

中原人的生活智慧,不需要編造一些虛無的曆史故事來證明,這樣反而給人一種心虛不自信的感覺。

大江東去,曆史人物早晚會湮滅在曆史中。

唯有美食和類似的生活智慧,才會一代代的傳遞下去。

多年前,受不了戰亂的中原人選擇向東南、嶺南等地進發,遠離中原躲清靜,開創了人口遷徙的新族群——客家人。

在遷徙的過程中,也將中原人的生活智慧在外地生根發芽。

那個時候,顛沛流離的中原人沒靠編造的虛無故事來給自己的生活添色,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努力,最終在陌生的地方安頓下來,一住就是好幾百年。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民生活富足,就更沒必要杜撰名人軼事來抬高自己的飲食了。

“真好吃,之前花那麼多錢買燕窩,沒想到卻敗給了幾毛錢一斤的白蘿卜。”

蘿卜熱量低,所以陳燕吃得很開心。

林旭說道:

“蘿卜也就在口感上接近燕窩,但跟真正的燕窩相比,多少還是差點意思的,畢竟燕窩富含膠原蛋白,而蘿卜可補充不了什麼。”

說完,他將麵前的燉盅蓋子打開,這是之前蒸櫃裡蒸的菊花豆腐。

此時,猶如繡球一樣的豆腐,像是藝術品一樣靜靜的懸浮在湯裡,看起來既飄逸又雅致。

而旁邊點綴著的兩顆紅色枸杞,不僅讓色澤更漂亮,而且更襯托出豆腐的潔白和湯的清冽。

“哇,好漂亮的菊花豆腐!”

沉佳悅對這道菜不陌生,京城好幾家飯店都有這道菜,老沉曾不止一次點過。

但一般飯店裡的菊花豆腐不是刀切出來的,而是用模具壓出來的,表麵的豆腐絲更粗,看起來也有模具留下的粗糙感。

不像眼前這款菊花豆腐,豆腐絲不僅更細,而且切口光滑平整,明顯是用刀切出來的。

剛剛林旭打開蓋子的時候,蒸氣在蓋子底部凝結的水滴落在湯裡,讓湯麵有了波紋,而裡麵豆腐也隨著波紋飄蕩。

藝術品也不過如此了吧?

“彆光看,嘗嘗味道,看看咋樣。”

林旭笑著把燉盅放在了沉佳悅麵前,再漂亮的菜,最終也是讓人吃的,所以味道好不好,才是決定一道菜成功與否的最終因素。

今天的菜品雖然用的都是清湯,但味道卻不完全一樣。

比如牡丹燕菜,就是中原菜係最經典的酸辣味型,沉佳悅正在品嘗的菊花豆腐,雖然放了一點點胡椒粉,但卻是壓製豆腥味的,整體吃起來就是鹹鮮。

除了這兩種味型之外,還有鮮辣、鹹酸、清鮮、麻香等味型,種類還是很豐富的。

不過清湯類菜品,總體上是偏清澹的,比較符合傳統高端中式餐飲那種“中正平和”的烹飪思想。

這其實是各大菜係殊途同歸的追求,也是從黃帝內經開始,中醫養生所倡導的健康理念。

謝保民端著小湯碗喝了口清湯鮑魚的湯,笑著對林旭說道:

“師弟這桌菜,幾乎抹平了咱倆之間的差距,真是厲害,不服不行。”

林旭放下快子說道:

“差得遠呢,我現在最多就是個偏三輪。”

謝保民搖了搖頭:

“技術上的差距可以通過練習拉上來,但烹飪理念可不是那麼好扭轉的,我在三十多歲時才明白中餐的中正平和,但你現在就懂了,比我提早了十幾年。”

烹飪理念看不見摸不著,但卻能決定一個廚師的上限。

林旭覺得隻要研究透了烹飪發展規律,基本上就能認識到這一點。

整個中餐烹飪,從底層往上看,基本上就是一個回歸清澹的過程,去掉重口味,去掉怪味,最終達到中正平和。

直播間裡,網友們聽著這對師兄弟的討論,連桌上的飯菜都顧不上饞了:

“喂喂喂,這些理念什麼的,真的是允許公布的嗎?”

“高端烹飪拚的就是理念,你們這麼聊,整個師門還有秘密可言嗎?”

“高大爺在提著拖鞋趕來的路上,你們師兄弟倆快跑呀!”

“師父無情,人間有愛,本人願意收留被師父追殺的師兄弟,助他們渡過難關,希望大家幫忙轉發,讓某對師兄弟看到。”

“你真是為了收留嗎?算盤珠子都崩我臉上了。”

“我在珠峰大本營都聽到了算盤的啪啪聲。”

大家正調侃著,師母蝶戀花的彈幕再次飄過:

“隨便聊,隨便說,師門沒有秘密……要是有幸能讓業內人士受到啟發,那就更好不過了。”

發完這條消息,蝶戀花又刷了一堆打賞。

網友們沸騰起來。

什麼叫格局啊?這就是了。

釣魚台第一人的格局,真不是凡夫俗子能比擬的。

東三環外的一幢彆墅中,邱耀祖看著彈幕上飄過的內容,忍不住歎了口氣:

“也難怪老高能在烹飪上走那麼遠,他真是太純粹了,也隻有真正熱愛中餐烹飪,希望中餐烹飪好的人,才會說出這種話吧?”

想了想,邱耀祖拿著手機,點開微信上一個名叫【老驥伏櫪】的群組,又艾特一下裡麵的陽光彩虹小少年:

“老高,你真舍得讓倆孩子把那些高端烹飪理念透露出去?”

發完消息,他看著昵稱皺了皺眉:

“一天改八個微信名,真把自己當小孩子了?”

很快,頂著蠟筆小新頭像的高大爺就回了條消息:

“不透露出去,難道還跟著我進火葬場不成?我覺得中餐發展有瓶頸,原因就是大家各掃門前雪,把一些稍微一琢磨就明白的理念當成傳家寶,這本身就是不對的。”

邱耀祖:“……”

你不妨把話講得明白些,擱這兒含沙射影的罵誰呢?

但他沒有把這話發出來,而是認真思索著老高這條消息背後蘊含著的想法。

就在這時,郭繼昌在群裡說道:

“等我把粵菜博物館弄好,也開始宣傳粵菜的烹飪理念了,到時候要是透了誰家的立身之本,先說句得罪。另外,粵菜博物館的所有資料免費對外開放,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借閱,不受限製。”

邱耀祖皺了皺眉:

“這是你倆商量好的?”

他心裡有些不爽,自己一直在努力振興邱家,振興淮揚菜,為了這個信念,哪怕退休了也沒懈怠過。

沒想到跟老高和老郭相比,倒顯得小家子氣了。

何廣昌也悄悄冒泡:

“老夥計們,過幾天《國宴》紀錄片開始拍攝,你們都到了京城,咱們要不坐一塊兒聊聊咋樣?咱肚子裡那點東西,彆真帶到了棺材裡,還是得想辦法傳出去,不管自己人還是外人,有人學,就不會後繼無人。”

這句有人學就不會後繼無人,讓邱耀祖有些破防。

他這輩子不斷的收徒,振興邱家一門,跟幾位老夥計的格局一比,多少有些差距。

他回複道:

“那就等你們到京城了再說。”

這邊群裡商量時,謝保民那邊的直播也差不多到了尾聲:

“時間不早了,今天這場直播就先到這兒吧,下次再有什麼好事兒再跟你們直播……彆忘了點讚啊,直播間裡人氣這麼高,點讚量咋就這麼一點?來來來,都點一下,點讚高了下次我師弟做吃的,還給你們直播。”

謝保民話音未落,直播間的點讚數量就瘋狂起來。


最新小说: 他,臥底二十年,卻被全員審判無惡不作? 事故體質在職場綜藝爆紅了 前夫紅著眼:給我服個軟 萌寶真萌就是天生一張烏鴉嘴 反派覺醒:開局強奪係統 神話帝皇,開局截胡蘇妲己! 侯府忘恩義?我拉侯府下地獄 開國皇帝的小公主 曆史病了 止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