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這道菜好做嗎?”
老黃一聽椰子蒸雞,立馬來了興趣,要是簡單好做的話,回頭有機會在家人麵前露一手,展示一下高端的廚藝。
林旭說道:
“還真不難,弄一隻小公雞,宰殺乾淨放鍋裡,倒一些椰汁進去煮二十分鐘,然後將雞斬塊放進椰子殼裡,倒入煮雞的原湯,稍微用鹽調個味,放進蒸籠裡蒸半小時,椰子蒸雞就成了。”
老黃眨了眨眼:
“國宴菜啊,居然這麼簡單?”
林旭笑著說道:
“這隻是比較家常的做法,國宴上用的椰子蒸雞比這稍稍複雜一些,比如雞要脫骨,蒸的時候還要把椰肉刮成麵條狀,跟雞放在一起蒸製,這樣不僅味道好,賣相也更加漂亮。”
國宴上的菜品早些年基本上沒太多顧忌,但為了照顧外賓的飲食習慣,一般都要求不帶骨、不帶刺、不帶殼。
歡迎尼克鬆的國宴自然也不會疏忽這一點。
事實上,招待尼克鬆的幾場國宴,基本上都會特意對食材進行脫骨、去刺、脫殼處理。
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和東方人不一樣,西方人不習慣在吃東西的時候往外吐骨頭、魚刺等行為,在他們看來這些是很失禮的行為。
所以他們端到桌上的食物,都會在烹飪的時候提前進行處理。
老黃一聽就打起了退堂鼓:
“脫骨?這一項就算了,就我這刀工,估計雞骨頭沒脫完,我先把手掌給剁了。”
正聊著,謝保民陪著高大爺走了進來。
“食材齊了麼?”
今天師門齊上陣,高大爺對菜品的準備情況很關心。
老黃說道:
“都準備好了高叔,所有菜品都是雙份,青魚我也特意進了兩條十斤以上的,方便你們做燒劃水。”
謝保民把食材檢查一遍,確認沒問題,扭臉看著曾曉琪說道:
“我們準備好了,你們那邊什麼時候可以開始?”
“馬上,燈光和收音設備處理好就行了,估計最多十分鐘就可以。”
這種節目的錄製都是多機位同時操作,導播台那邊需要把所有音頻視頻信號全都測試一遍,另外聲音也得是立體聲,不能是單聲道,很麻煩。
所以彆看這些人來得挺早,但一直到現在,還沒把設備擺弄好。
閒著沒事,林旭看了一下這場宴會的所有菜品,首先是五道前菜,包括五香鹵蛋、雞蛋卷肉、金華火腿、東北香腸、冷盤填鴨等菜品。
這種前菜都是小碟子,量很少,基本上就是嘗個味道而已。
前菜嘛,純粹就是給胃口活躍一下氣氛,同時讓雙方都稍稍放鬆一下,這裡會第一次舉杯,相互致意。
接著就該熱菜了。
菜的種類不多,而且能體現出領導人節儉的一麵。
熱菜也是五道,包括芙蓉竹蓀湯、三絲魚翅、兩吃大蝦、草菇蓋菜和椰子蒸雞,和五道冷盤正好組成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
這場象征著中美交往新篇章的宴會,完全沒有想象中那麼鋪張浪費。
哪怕領導人最後加了燒劃水,也才十一道菜,名貴的食材也就一道魚翅,而且在當時價格也不是很高。
至於餐後點心,也隻有一道杏仁酪,一道糕點,以及一道水果拚盤。
但當時主賓雙方卻很儘興,周總理還拿出了他珍藏多年的茅台和尼克鬆分享,慶祝這破冰時刻。
據說尼克鬆到來之前,特意練習了好久的筷子以及中式白酒,對餐桌禮儀也做了很細致的了解。
國宴當天,擔心西方朋友用不慣筷子,大會堂特意準備了刀叉。
尼克鬆沒用刀叉,而是很嫻熟的秀了一把用筷子的手法,用實際行動表達著他的訪華之旅是帶著滿滿的誠意有備而來。
林旭看完了當年留下的餐單,衝師兄問道:
“現代國宴上的菜品是不是越來越不家常了?”
謝保民端著現場準備的茶水喝了一口:
“也不能這麼說,現代國宴隻是從節約、綠色、健康等主題出發,兼顧時間把控,菜品方麵比較收斂,那麼一堆限製,再加上要造型優雅,所以就隻能在小範圍中動腦筋,不過國宴再怎麼發展,也不會出現超大的盤子隻有一口菜的擺盤方式,中餐有自己的美,不會走米其林風格的線路。”
高大爺在一旁補充道:
“一般情況下,京城的國宴會節儉一些,地方上舉行的國際重大活動,國宴相對豐盛,因為這種國宴除了招待外賓,還有宣傳當地的雙重意義,所以會更加隆重。”
正聊著,曾曉琪大步走了過來:
“好了,可以開始了,先拍哪道菜啊?”
高大爺放下茶杯,邊整理自己的廚師服邊說道:
“先拍冷盤吧,這些比較經放,做出來多等會兒也沒事,熱菜一涼味道容易變差。”
幾種冷盤,需要時間最長的應該就是鹵蛋了。
謝保民接了半鍋水,把雞蛋一個個放進去,又撒了兩勺鹽,開始煮製。
煮雞蛋時撒點鹽進去,能夠有效防止蛋殼破裂。
另外也可以在煮雞蛋的水沸騰後端離火焰,然後等幾分鐘再煮,這樣也能避免蛋殼在煮製的過程中破裂。
雞蛋煮上,林旭開始準備做蛋卷。
全國各地幾乎都有用雞蛋卷起來蒸製的菜品,大部分地方都是卷肉餡,也有卷土豆泥或者其它食材的做法。
林旭把五花肉剁成肉餡,加入蔥薑鹽水和花椒水等調味品進行醃製。
趁著這個功夫,他打了幾個雞蛋,攪打時加入了一些澱粉,然後攤成蛋皮。
攤好將蛋皮裁切一下,從圓形變成正方形,然後將肉餡均勻的塗抹到蛋皮上,塗抹大概一厘米厚。
接著從一頭卷起來,卷的時候還要注意,肉熟了之後體積會收縮,所以要儘可能卷的緊一些。
這樣蒸好的蛋卷才不會鬆鬆垮垮的,切片裝盤後的賣相也會更加誘人漂亮。
至於火腿和香腸就比較簡單了,東北的香腸是現成的,不用準備,直接切好裝盤就行了。
而金華火腿作為能夠媲美西班牙火腿的存在,經過多年醃製,最精華的上方部位甚至可以生吃。
不過歡迎國宴上並沒有這麼做,而是把火腿煎了一下。
用西方人喜歡的方式進行烹製,充分表達了領導人尊重西方、追求和平的外交理念。
火腿和香腸這兩道菜比較簡單,不需要特彆準備。
倒是冷盤填鴨,這玩意兒就比較講究了,這是把鴨子先醃製再烤製的烹飪方式,跟粵菜中的燒鴨以及金陵烤鴨一樣。
燕京飯店有烤鴨爐,高大爺準備親自去烤鴨爐前進行操作,儘可能把菜品完美的展現出來。
林旭將蛋卷做好,小心擺到蒸盤裡,再送進蒸櫃開始蒸製。
這會兒謝保民也已經把雞蛋煮到了八成熟,他將雞蛋全部撈出來放進冷水中過涼,趁機將蛋殼剝掉,將軟乎乎的雞蛋放進準備好的鹵湯鍋裡。
“鹵蛋不能完全煮熟,溏心的狀態最好,這既好剝,同時也能讓鹵湯的味道更好的滲入到雞蛋內部。”
謝保民一邊操作著,一邊講解著步驟和要領。
所有雞蛋全都放進鹵湯裡,開火,先把鹵湯燒開,然後小火咕嘟著,讓鹵湯的味道儘快滲入到雞蛋內部。
判斷鹵蛋做好的辦法也很簡單,撈出一個切開,整個雞蛋從外到內完全變色,就說明雞蛋已經完全鹵透,可以出鍋了。
鹵蛋一般都是冷吃,切成月牙狀,再淋上一點鹵雞蛋的原湯,那滋味既下酒又過癮。
等高大爺把程建設提前醃好的鴨子烤出來,五道前菜的準備工作也差不多告一段落。
這會兒已經十一點了,林旭看了看時間問道:
“是繼續還是下午拍攝?”
五道熱菜用的時間都不太長。
雖然竹蓀、魚翅等食材需要長時間的發製,但現場用的都是提前發好的,不需要重頭開始準備,所以不用趕那麼緊。
駱嘉耀是整個現場的負責人,他說道:
“那就整理一下開始吃午飯吧,正好相機需要充電,錄製的那些素材也需要保存一下。”
一聽這話,現場的工作人員馬上忙碌了起來。
身為一個打工人,大家太喜歡午休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