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衡再三,她決定聽從楚詩晴的建議。
吃完飯後,兩人來到一個高檔小區門口,楚詩晴又給蘇鵬明打了個電話,離開前叮囑顧語道:“最多半個小時,無論裡麵安不安全,我都會給你消息。老蘇家還開著一個甜品店,就在旁邊,你可以去那裡等我,想吃什麼儘管拿,回去我給你報銷。”
“注意安全。”顧語說完,把車停在路邊停車位,打開楚詩晴分享的位置信息。
“柚點甜”甜品店。
店麵不大,很容易找到,但顧語沒有亂動,乖乖坐在車裡,等待楚詩晴的消息。
十五分鐘後,楚詩晴給她發過來一個“一切正常”的表情包,還附帶一個十秒鐘的語音條。
“我已經到了,沒什麼事,老周就在我旁邊,正好撞上聚會,可能要耽誤點時間,晚會兒再聯係。”
顧語回複了一個“OK”的表情包,又把這條語音聽了一遍。
背景音很亂,好像有很多人在交談,其中還有一個顧語熟悉的聲音,聽上去與楚詩晴挨得很近,問“你在跟誰說話”。
這是周福躍。
楚詩晴的聲音很平靜,隱約夾雜著一股氣惱,不像是受到了威脅,可不知為什麼,顧語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她又將這條語音反反複複聽了三遍,當聽到第四遍的時候,終於明白了這種詭異感來自哪裡。
是背景音。
舒緩的音樂配著嘈雜交談聲,無論情緒還是談話節奏都很正常,可是聽久了,卻有一種與現實生活不相符的割裂感,就像楚詩晴身邊根本沒有一個人,而是在播放一場關於聚會的電影。
生活中的聚會和電影中的聚會是不同的。
如果是生活中的聚會,人們交談的聲音和語速會差不多,雜糅在一起會形成一片嘈雜無序的背景音,如果不仔細辨彆,很難聽清裡麵的任何一句話。
但是電影中的聚會卻不同,在快節奏的電影中,一些導演會利用聚會場合補全世界觀和某些重要信息點,這時候總體交談聲雖然雜亂,但總有一道聲音會被重點突出,讓觀眾不怎麼費勁就能聽清這段談話內容。
而楚詩晴的語音條就給顧語這樣一種感覺。
雖然隻有短短十秒鐘,但是除了楚詩晴自己的聲音外,顧語能夠很輕易地聽清另外兩個聲音。
一個是周福躍的詢問,另一個聲音很陌生,但談論的內容是美味的糕點。
是巧合嗎?顧語想。
或許對方隻是離楚詩晴比較近。
沒有視頻佐證的情況下,她不能排除這一可能。
可如果是故意為之呢?
有了周福躍的聲音,楚詩晴的語音可信度會增強,顧語會輕易地相信楚詩晴處於安全環境中,而此時,無所事事的她大概率會給自己找點事情做。
美味甜品發揮了暗示作用,再加上楚詩晴的推薦,她很可能會去一家甜品店。
“柚點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