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的李觀瀾蹲在自家院牆頂上,手裡攥著鑲金彈弓,瞄準路上來往的行人和車馬,過路人見他都避之不及,匆匆躲閃。
街上的人都知道他是鎮北大將軍李靖忠的二公子,曾有很多人行人被他打傷,即便是縣老爺的轎夫也被他打傷過,李府門前也成了很多行人能繞行絕不經過的地方。
“小祖宗快下來”管家王福在牆根急的直轉圈,崔相爺車駕要過來了,可冒犯不得呦,要是冒犯了他,老爺回來要是動了家法,少爺你不免要受皮肉之苦的,小丁小剩,還不快上去把小少爺背下來,你們都活膩了是不是?
管家王福聽著崔府鳴鑼開道的聲音越來越近,急的在牆下麵搓著手,兩個仆人爬上牆追著少爺竄來竄去。
“啪”的一聲脆響,仆人終究沒攔住李觀瀾,射出的彈子精準打在崔相爺的車駕的馬頭上,一時間,馬拉著車架撒開腿狂奔,即便馬夫奮力拖拽,也沒能拖住受驚的馬衝向前麵的儀仗隊,見此情形李觀瀾高興的拍手叫好。
車內的崔相爺在經曆過一陣兵荒馬亂的陣仗之後,待車夫穩住受驚嚇的馬,在車轎內整理好儀容後緩緩走出了轎子,車夫及儀仗隊、護衛隊的人已經跟了上來,紛紛跪叩在他麵前。
車夫在相爺身旁被嚇得渾身瑟瑟發抖,“馬兒因何故癲狂?”崔相爺用平穩而又嚴肅的語氣問道,眼睛並未看向車夫。
車夫緊忙跪著向崔相爺挪蹭了幾步用顫抖的聲音答道“隻因被彈子所傷導致馬驚慌亂竄,以致難以控製”。
“嗯?何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驚擾本相的車駕?”“小人,小人實在有所不知”車夫顫顫巍巍的回道。
沉默片刻後,尉官上前回複道“係鎮北大將軍少公子所為,此子性情頑劣,曾多次引弓傷人”。
“閉嘴!你們連黃口小兒的造次都未能阻截,實乃是爾等失職,完成護衛後自行去都尉處領仗二十,再來分辯,啟程!”。
此時李府管家已經領著兩個仆人趕至崔相爺車駕附近,剛要開口,被崔相爺回懟道“狗奴才,你們是乾什麼吃的!”
管家還沒來的及道歉,崔相爺已經上車入轎,車夫回頭狠狠地瞪了一眼李府的家丁,便驅車跟著儀仗隊和護衛隊離去了,留下滿臉驚恐和懊悔的李府家丁跪叩在原地。
管家看著遠去的車駕緩緩起身對著身後的兩個家丁說道“老爺回來以後,仔細你們兩個的皮”。
“王管家饒命啊”兩個家丁連忙向王福狠狠叩頭求饒道,“還愣著乾什麼,還不趕緊去把少爺追回來,再惹出禍事來,你們有幾個腦袋可掉?”
兩人連連稱是,起身的時候其中一個已經腿軟到站不起來。在另一家丁的攙扶下才漸漸穩住陣腳,兩人朗朗蹌蹌的朝著出門時李觀瀾走掉的方向追去。
這是貞觀十三年的長安城。鎮北大將軍李靖忠的二公子李觀瀾,此刻正笑嘻嘻地往西市跑去,身後追著五六個氣喘籲籲的家丁。
二
午時剛過,第十三個教書先生摔門而出。八歲的李觀瀾蹺著腿坐在書房裡,桌上攤著本撕破的《論語》。
"天地玄黃?"他抓起硯台往窗外丟,"先生說天是黑的,可我昨夜明明看見漫天星鬥!"
墨汁濺在廊下經過的姨娘裙擺上。這位父親新納的妾室尖叫著去告狀時,李觀瀾已經爬上後院老槐樹。樹杈上藏著個鳥窩,三隻剛破殼的雛鳥正張著嫩黃的小嘴。
"接著!"李觀瀾突然朝樹下扔東西。王福慌忙伸手去接,卻發現是塊溫熱的桂花糕——原來他偷拿了廚房給姨娘準備的茶點,準備騰出手來摸鳥。
十歲生辰那天,李觀瀾做了件震驚全城的事。他趁父親陪駕時偷牽出戰馬,單槍匹馬闖進皇家獵場。
"駕!"紅衣少年在圍場中疾馳,背後追著二十多個禁衛軍。當他彎弓射落天子禦鷹時,整個獵場鴉雀無聲。
皇帝卻撫掌大笑:"虎父無犬子!李愛卿,令郎當賞!"
那天傍晚,李靖忠把兒子按在祠堂罰跪,自己卻躲在廊柱後偷偷抹眼淚。亡妻臨終前攥著他的手說"莫要拘著瀾兒天性",可這孩子越發無法無天了。
三
長安西市新立了貞觀十七年大捷的禦賜功德碑,十一歲的李觀瀾與權貴子弟打賭,稱能縱馬踏碑而毫發無傷。他命人連夜在碑底鑿出細縫。
次日在眾目睽睽下駕汗血寶馬疾馳而過,馬蹄鐵精準踩中裂縫,三丈高的石碑轟然崩碎。碎石飛濺中,他揚鞭大笑:“沙場功勞,不過一踩即潰!”
李靖忠將他綁至軍營校場,命士兵列隊持槍而立,李靖忠冷聲道:“輕賤將士血肉,便用血肉記住這疼。”
李靖忠當眾鞭笞二十軍棍,棍棍避開要害,屁股也被打的紅腫。李觀瀾趴在刑凳上頂嘴:“不過一塊爛石碑,什麼大不了的東西!”
李靖忠聽聞道:“你這逆子,看老夫今天不打死你。”說完又補了近二十軍棍。直至李觀瀾被打的皮開肉綻昏死過去,方才罷手。
當夜,李觀瀾高燒不退,李靖忠命人請來大夫診治,隻見被燒的迷迷糊糊的他反複呢喃道“娘,你不要走,你留下陪陪瀾兒…”,李靖忠聽完淚水止不住的泛出眼窩。
四
同年,李靖忠作為主官在鴻臚寺宴請吐蕃使團,李觀瀾假扮舞姬混入,趁敬酒時猛灌,使臣被嗆的咳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