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章:秦淮八豔 2_我的極品後宮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同人動漫 > 我的極品後宮 > 147章:秦淮八豔 2

147章:秦淮八豔 2(1 / 1)

在明代那個非常墮落的年代,大部分的朝廷大臣麻木得已經感覺不到他們所麵對的局勢,正日益變得內憂外患。而南京秦淮河畔,那一座座香濃衣翠的繡樓裏,卻生活著一群對明朝的前途甚感憂心的紅塵女子。

位於鈔庫街中段的媚香樓,就是這些繡樓其中的一座,它的主人歌妓李香君,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其實在當時的秦淮八豔中,李香君的名氣並沒有柳如是那麽高。這一座兩層高的繡樓,樓梯狹窄,行走的腳步聲,透過樓板清晰地向上傳去。年僅二十一歲,但已經名聞四方的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剛從河南商丘來到南京,便拋開即將開始的鄉試,直接走上了這架暗紅色的樓梯。

那一年李香君正當十六歲花季妙齡,溫柔纖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轉嬌羞,未入芙蓉之帳。她坐在繡簾掛落的花格窗前,遙望著秦淮河,她在等待她夢中的愛情。當侯方域驀然出現在她的麵前時,她感覺到了她所期待的姻緣已經來臨。

東林黨的死對頭阮大铖,抓住了這個機會,從金陵的深巷中走了出來。阮大铖本是一個被清流階層所唾棄的人物,但他還是想改頭換麵,於是他企圖用金錢收買侯方域,來達到他個人的政治目的。這一個伎倆,很快就被才識過人的李香君識破,她堅決拒絕了阮大铖的金錢惑誘,並要求侯方域立即與他斷絕關係,劃清界限。惱羞成怒的阮大铖,用卑鄙的手段進行報複,侯方域無奈,揮淚離開了南京,這段短暫的愛情也倉促地畫上了一個傷感的句號。

不管侯方域後來的表現如何,李香君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是無可非議的。事後她還是在這座繡樓上,對友人深深地感歎,對愛情的追求如此的堅貞,而且是發生在一個秦淮歌妓的身上,實屬難得。

明代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豔中,顧橫波是地位最顯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誥封為一品夫人,柳如是有所不及,同時她也是最受爭議的一位。據說有一位與她私訂終身的才子由於她的背盟殉情而死,後來她嫁給晚節不保的丈夫龔鼎孳,儼然是一個紅顏禍水,不是害人性命就是毀人名節,與多數人印象中秦淮八豔的俠骨柔腸,深明大義迥然有異。

顧橫波,本名顧媚,字眉生,號橫波,人稱橫波夫人,婚後改名為徐善持。顧橫波莊妍靚雅,風度超群,鬢發如雲,桃花滿麵,弓彎纖小,腰支輕亞,她通曉文史,工於詩畫,所繪山水天然秀絕,尤其善畫蘭花。

十八歲與李香君、王月等人一同參加揚州名士鄭元勳在南京結社的蘭社,時人以她的畫風追步馬守真,即出生較早的馬湘蘭,也是秦淮八豔之一,明代知名的女畫家,尤其善畫蘭花,而姿容勝她,推為南曲指賣藝不賣身的江南名妓第一。又精通音律,嚐反串小生與董小宛合演。

顧橫波居於眉樓,綺窗繡,牙簽玉軸,堆列幾案,瑤琴錦瑟,陳設左右,香煙繚繞,簷馬丁當,時人戲稱為迷樓。有人說迷樓是指顧橫波風流迷人,訪者無不神魂顛倒,實屬望文生義。迷樓本來是隋煬帝時建於揚州的別院,因為該處曲折幽深,閣樓錯落,軒簾掩映,互相連屬,如仙人遊,故名為迷樓。

以迷樓戲稱眉樓,始作俑者的餘懷是江南才士,當時又對橫波一往情深,所言當為褒意,指眉樓建築巧奪天工,布置匠心獨具,觀之仿同仙境。此譽一出,即不脛而走,廣為延用。顧橫波個性豪爽不羈,有男兒風,在秦淮八豔中與柳如是較像,時人以眉兄稱呼,頗似柳如是自稱為弟。但比較柳如是,又多幾分的任性嫉俗。

相傳當時的理學家黃道周嚐以目中有妓,心中無妓自詡,東林黨諸生趁著他酒醉時候請橫波脫去衣服共榻,試試他是否真的有柳下惠的本事。反映出顧橫波不以世俗禮教為意的作風,她的這種我行我素,毫不在乎世人眼光的作風,恐怕是她後來能與江左才子龔鼎孳緣定三生比翼齊飛的重要原因,然而她的備受爭議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這種個性招來的惡果。

顧橫波才貌雙絕,有南曲第一的稱呼,自然廣受風流名士們的青睞,以致眉樓門庭若市,幾乎宴無虛日,常得眉樓邀宴的人自稱為眉樓客,儼然成為一種風雅的標誌,而江南諸多文宴,也以顧橫波缺席為遺憾。

寇白門名湄,字白門,是明代的秦淮八豔之一。白門娟娟靜美,跌宕風流,能度曲,善畫蘭,相知拈韻,能吟詩,然滑易而不能竟學。正由於寇白門為人單純不圓滑,而決定了她在婚戀上的悲劇。

聲勢顯赫的功臣保國公朱國弼,在差役的護擁下來到了鈔庫街寇家,幾次交往之後,白門對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斯文有禮,溫柔親切,所以在朱國弼提出婚娶時便一口同意。該年的秋夜,十七歲的寇白門濃妝重彩地登上了花轎。明代金陵的樂籍女子,脫籍從良或婚娶都必須在夜間進行,這是當時的風俗。朱國弼為了顯示威風和隆重,特派五千名手執紅燈的士兵從武定橋開始,沿途肅立到內橋朱府,盛況空前,成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親場麵。

朱國弼實際上是一個圓滑狡黠的官僚,他迎娶寇白門隻是一時的需要,數個月後他那儇薄寡情便漸漸暴露,於是將寇白門丟到一旁,依舊走馬在章台柳巷之間。朱國弼想要將連寇白門在內的歌姬婢女一起賣掉,白門對朱國弼說:“若賣掉妾身所得隻不過數百金,若使妾身南歸,一個月之間當得萬金以當報酬。”

朱國弼思考後於是答應,寇白門短衣匹馬帶著婢女鬥兒歸返金陵。寇白門在舊院姊妹幫助下籌集了二萬兩銀子將朱國弼贖釋。這時候朱國弼想重圓好夢,但是被寇白門拒絕了,她說:“當年你用銀子贖我脫籍,如今我也用銀子將你贖回,當可了結。”

寇白門回歸金陵後,人稱她為女俠,她築園亭,結賓客,每日與文人騷客相往還,酒酣耳熱,或歌或哭,也自歎美人的遲幕,嗟紅豆的飄零。後來又跟從揚州某個孝廉,不得意又返回金陵,最後流落樂籍而病死。當時文壇祭酒的東林領袖錢謙益作詩追悼:“寇家姊妹總芳菲,十八年來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紅淚一沾衣。叢殘紅粉念君恩,女俠誰知寇白門?黃土蓋棺心未死,香丸一縷是芳魂。”

卞玉京名賽,又名賽賽,因為後來自號玉京道人,習稱玉京。她出身於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為父親早亡,二人淪落為歌妓,卞賽詩琴書畫無所不能,尤其擅長小楷,還通文史。她的繪畫藝技嫻熟,落筆如行雲流水,一落筆盡十多紙,喜畫風枝嫋娜,尤其善長於畫蘭。

十八歲時遊吳門,居住在虎丘,往來於秦淮與蘇州之間,是明代一位秦淮著名的歌妓。卞賽一般見客不善長酬對,但如果遇到佳人知音,則談吐如雲,令人傾倒。

卞賽曾與著名詩人吳梅村有過一段姻緣,吳梅村在南京水西門外的勝楚樓上餞送胞兄吳誌衍赴任成都知府,在這裏他遇見了前來為吳誌衍送行的卞賽姐妹,看到卞賽那高貴脫俗而又含有幾分憂鬱的氣質,不由想到江南盛傳的兩句詩:“酒壚尋卞賽,花底出陳圓。”

席間吳梅村又對卞賽的文才進行了探試,令吳梅村不由得傾倒,以後二人交往頻繁,感情漸深。後來吳梅村在長幹裏寓所得到卞賽的一封書簡,知道卞賽想嫁給他,心裏很矛盾。因為吳梅村聽到一個消息,國舅已經看中了卞賽。吳梅村在權勢赫赫的國舅麵前膽怯了,隻在卞賽的寓所吹了幾首曲子便淒然離去。

二年後,卞賽嫁給了一個諸侯,因為不得意,於是以侍女柔柔進奉他,自己在蘇州出家當了女道士,依附於七十多歲的名醫鄭保禦。卞賽長齋繡佛,持課誦戒律甚嚴,為報答鄭保禦的恩情,用三年時間為鄭保禦刺舌血書《法華經》。

此時吳梅村當了官,心情頹傷,卞賽在錢謙益家裏看到了吳梅村的四首詩,方知吳梅村對她的思念。數個月後二人在太倉終於相見了,卞賽為吳梅村操琴,吳梅村感懷不已,寫了詩贈送給她,詩中道出了卞賽在這十年中的情景,一派淒涼狀況。卞賽後來隱居無錫惠山,十多年後病逝,葬於惠山柢陀庵錦樹林。

吳梅村為什麽如此不解風情,曆來眾說紛紜,吳梅村讓卞玉京等了一生都未等到那句承諾的話,失望肯定是有的,也未必就沉入了離別的痛苦深淵。

馬湘蘭可以稱為明代的女詩人、女畫家,她名守真,字湘蘭,因為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稱四娘。她秉性靈秀,能詩善畫,尤其擅畫蘭竹,故有湘蘭著稱。她相貌雖然不出眾,姿首有如常人,但神情開滌,濯濯如春柳早鶯,吐辭流盼,巧伺人意。

馬湘蘭在繪畫上造詣很高,她的畫技是蘭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襲其韻。馬湘蘭多才多藝,還通音律,擅歌舞,並能自編自導戲劇。在教坊中她所教的戲班,能演出西廂記全本,隨她學技的人,備得真傳。

馬湘蘭生長於南京,自幼不幸淪落風塵,但是她為人曠達,性望輕俠,常揮金以濟少年。她的居處為秦淮勝處,慕名求訪的人甚多,與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誼甚篤。

在王稚登七十大壽的時候,馬湘蘭集資買船載歌妓數十人,前往蘇州置酒祝壽,宴飲累月,歌舞達旦,回歸後一病不起,最後強撐沐浴以禮佛端坐而去逝,年五十七歲。馬湘蘭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卻像一朵幽蘭,暗自飲泣。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娛樂:老小區改造,小醜爆改歌王 靈紋之主 穿成70小苦瓜,我靠直播養全家 重生之推手人生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隊魂 邪君一劍,起風雲,乘歸墟 穿書年代,炮灰原配攜崽隨軍去啦 遊戲融合現實,我能一劍開天 全球災變:我有一座恐怖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