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響起,喜婆給了條紅綢新郎官,由新郎官牽著新娘出門。
頭上的珠釵步搖隨著紀晏書的動作悠悠搖晃,腰間的玉飾發出叮當作響的清亮聲。
鸞車至英國公府時,天色已昏,喜婆引新人入正堂。
司儀高呼:“新郎新娘拜天地。”
“一拜神明!”
二人隨著聲音轉身麵向天地。
新郎手執白色笏板,同新娘躬身拜天地。
“二拜高堂!”
係紅綢的喜婆放下氈席,引新人下跪,朝正堂上的四位長輩行拜禮。
李家、孟家兩位老國公臉上笑意盈盈,因為這個孫媳婦是他們二老為孫兒挑的。
兩側的李家夫婦見到他們的老父親笑得開心,平淡的臉上立馬掛上喜人的笑容。
幺兒同他們兩個說過,逼我成親,我死給你們看。
“夫妻交拜!”
二人相對時,紀晏書隻覺得牽巾執扇的兩隻手變得汗涔涔的。
她居然有點小緊張!
眾人覷目期待新人交拜,但新郎愣愣的一動不動。
堂中的英老國公、孟老公爺忙出聲催促,“幺兒,快拜,愣著乾啥子哦。”
李持安應聲,“是,大父,外大父。”
紀晏書垂眸心想,這是太緊張了?
喜婆輕拉她衣袖提醒,她才回過神來朝新郎微微蹲身,對麵的新郎則向她躬身作揖。
隨著司儀的一聲,“禮成,送入洞房!”
紀晏書被喜婆和一眾丫鬟婆子們引入了國公府東側的青廬。
夜間的晚風吹入室內,撲滅一根正燃燒的花燭,室內瞬間暗了兩分。
阿蕊見狀,便輕聲說:“小娘子,我去把花燭燃上。”
“不必了,滅了便滅了吧。”
紀晏書的聲音很平淡,想到下車時的事,方才拜堂時的小緊張已經蕩然無存。
城中習俗,新人下車簷,應踏青布條或氈席,不得踏地。
她站在下車的車凳上半晌,新郎官也沒有命人準備新婦踩踏的青布條或氈席,反而催她快點,免得貽誤吉時。
想到阿爹對她的耳提麵命,她便也忍了下來。
得嫁高門不易,你需得為紀家多考量!
這是父親告誡她的話。
“吱呀”一聲響,青廬的門被推開,新郎官抬步而入,臉上仍舊戴著半塊麵具,喜婆、阿蕊、阿蓮並餘媽媽朝新姑爺道萬福。
新郎官頷首,輕輕擺手,四人便行了告退禮下去,並闔上青廬的房門。
黑色的長靴朝新床走來,正襟危坐的紀晏書不覺緊張起來,遮麵的絹扇握得更緊了。
新郎官手裡端著酒壺,拿著兩隻酒杯,一麵倒酒一麵道,“該互飲一盞圖大吉了。”
紀晏書聞聲一怔,這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