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創業夢想是讓聽不見的人聽得見,讓看不到的看得見,讓站不起來的人站起來,我這3個夢想,現在還隻實現了一小半,我做不完就讓子孫後代堅持做下去。”
曾經的‘毆城八大王’李方平這樣說過。
現在,這個人還在杭市賣房子,然而,種花家最不缺的就是賣房子的人,缺的,是把自己住的房子賣了去搞技術研發的人。
趙宋要做的,就是把這個人提前拉到正軌上。
因為,把桌子大的電路板集成到硬幣大小的植入體是趙宋擅長的事兒;讓它保持長期的生物兼容,就是這個人和即將成立的新公司的事情。
興盛不知道,無論他投與不投,在人工耳蝸誕生五十年後的種花家,一家致力於成為世界領先的神經電子產品供應商的種花高科技企業,已經誕生了一個星期。
諾爾康,它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人工耳蝸,為500萬重度耳聾、每年2‰的新生兒患者訂製種花人自己的產品!
在這一領域,種花家已經落後了50年。
這就是趙宋為什麼到處宣揚要研究大腦的原因,因為他不想當招搖的財富明星,那玩意兒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他更想做一個科技明星。
沒錯,就是那個現實鋼鐵俠,一個滿嘴跑火車、到處騙投資的人,一個讓無數種花人眼紅的科技明星,看著他一次又一次的實現曾經吹過的牛逼,無數人都會憧憬——如果,我們也有這樣的一個人的話……
如果我們也有這樣的人的話,那麼種花家其實並未落後50年:
2003,世界聽力大會輪值主席是華人,20%前沿研究者是華人。
此時此刻,如果在他們曾經的故土,有位擁有巨額財富的科技明星發出召喚的時候,那將會怎樣一種振奮的場景——
趙宋,他的特斯拉即將上市已經刷屏全世界,沒人會懷疑那幫資本家會把他捧到世界首富的位置。
當他告訴人們他不光是財富神話、產品經理;不光會在集成電路領域玩命追趕;不是隻有隻做集成創新的特斯拉的時候,那些時域、頻域的研發人員們,那些前沿半導體材料的科學家們,到底會不會心動?
……
此時此刻,DK大廈,距趙宋直線距離不到50米遠的實驗室,晴天疲憊的脫下白袍,露出淡黃色的長裙、蓬鬆的頭發,配上與熊貓媲美的黑眼圈,整個人都透著莫名的喜感。
回到辦公室,晴天一邊喝著濃咖啡一邊打開電腦,瀏覽著某國際科研頂刊論壇,迷糊的眼神正顯示她隻不過在做睡前例行動作。
“砰~”
“鐺~”
咖啡跌落,晴天瞪大了眼睛。
“向sunny,Nicas·Z致敬。”
“向種花科學家致敬,他們開創性的思維為世界材料學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之前理論家證明了二維的晶體在現實中不可以穩定存在,現在打臉吧!”
“樓上的,其實楊振寧(CNYang也證明了,在有限尺寸的材料中相變是不存在的,所以大家測得都是假的相變!現在,這兩位種花科學家用現實實物向我們證實了這一點。”
“要我說,新材料雖然很重要,但是在這裡隻是撕膠帶的副產品,撕膠帶才是重要的。“
“樓上steve說的沒錯,天哪~我天天撕包裝、撕快遞,但是人家就能撕出個諾貝爾獎的發現,對!我的意思是就憑這種思路,他們就有這資格!”
“……”
晴天呆呆的眨巴著眼睛,然後伸出雙手使勁搓揉。
Sunny是她,作為第一作者,她在幾個月前發布的論文在今天被多家國際研究所證實其可重複性。
也就是說,僅憑這一篇將要被大量引用的重磅級論文,她又要拿下第二博士學位了。
她看看越來越熱鬨的論壇,從屏幕上收回視線,又轉過頭看向辦公桌上被透明玻璃封裝起來的高定向熱解石墨,和……
一卷透明膠帶。
她喃喃地自語:
“雖然很高興論文被證實,但是,你們是不是該把關注目標移到Nicas·Z這個名字上一會嗎?”
“特斯拉好像跟你們很多研究所都有合作關係吧?”
“它要上市了,他要成世界首富了。”
“你們就不能去Tesla國際官網上看看嗎?”
“那麼大的名字就在那高高掛著。”
“Nicas·Z,那是趙宋丫~”
……
2003年,京城時間上午10:30.
《Nature》在線發表了兩位種花科學家重磅論文,他們在材料領域第一次正視了二維材料的真實存在——用一卷透明膠帶。
“forgroundbreaking&nentsregarding&naterialgraphene.“
這是《Nature》的評語。
在另一個時空,也是炸藥獎的原版點評。
翻譯成中文:
關於二維材料石墨烯的開創性實驗。
…………
現在,Nicas·Z被當成了一個默默耕耘的研究者,就好像坐落在小河東路的DK大廈一樣,它四四方方,也就占地麵積大了一點,毫無設計感的外觀注定吸引不到路人的目光。
隻有這座大樓裡的人們明白自己在做什麼。
也隻有他們知道,他們的老板為了在成為首富之前完成身份轉換,到底做了多少驚駭世俗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