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慕容黛的眼睛有些發紅,看著薛牧,最終說道:“今日你確實救了為師一命,你的精血很有用。”
薛牧倒也開心:“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太好了。”
慕容黛這時看著他手裡拿著的東西,問道:“你手上的是什麼?”
“就是一些胭脂之類的。”薛牧淡定的回答。
“給誰?”慕容黛皺著眉頭,當然有些感動的她又瞬間冷淡起來。
“我恰好路過一個胭脂鋪,聽到裡麵的掌櫃討論,說這是京城女子用的最多的胭脂水粉,我想著師父過些日子會來找我,所以便提前買好打算找個時間給您。”
薛牧說起謊話來倒是臉不紅心不跳。
慕容黛聽著他的話,自然也沒有全信。
不過她倒是伸手道:“既是如此,那你給我吧。”
“好。”
薛牧一次性給了她四份。
慕容黛沒有想到他竟然買了四份胭脂。
她有些驚訝道:“你這四份胭脂都是買給我的?還是說還要送給其他人?”
“我能送給誰呀。”薛牧假裝解釋著:“平日裡能和我接觸的女子,也就隻有師父和我那上司了。”
“可是我那上司平日比較冷漠,我猜她應該不用這些吧。”
慕容黛聽到這句話,倒也憋著笑意。
最後她滿意的點點頭,認可著薛牧這個行為:“好了,時候不早了,你也早些回去,對了,不要忘記你還要去陸江河那把皇宮的地圖偷來。”
“師父,這對於我來說實在是有難度。”
“為何?”
“我看不見,不知道哪一些是地圖,哪一些是不需要的。”薛牧拿自己的眼睛來當擋箭牌。
果然,慕容黛聽到這句話,知道讓他去偷皇宮的地圖,實在是有些為難。
最後她便說道:“那你儘力而為,實在不行就算了,我另想他法。”
“師父放心吧,我一定會儘力的,師父你也要多多保重身體,你要是受傷了,弟子也會著急。”
慕容黛聽著他那油嘴滑舌的話,仍然假裝淡定道:“你很有孝心,為師很感動,日後我再教你一些光明教的獨特身法。”
“多謝師父!!”
看著薛牧如此尊師重道,倒也讓慕容黛開心了不少。
最後她滿意的離去。
薛牧也沒想到,慕容黛竟然出現。
要是剛剛去了蕭府,說不定慕容黛就得生氣了。
“為了避免慕容黛,偷偷跟著,還是先不去蕭府了。”
於是薛牧打算打道回府,轉悠一圈後便回家。
與此同時。
刊行裡。
趙若璃等人走了出來。
晴兒疑惑的問著:“長公主殿下,這掌櫃的口口聲聲說那瞎子是下人,這是為何?”
“因為《西廂記》和《紅樓夢》都是他寫的,為了低調,他隱藏了自己的身份。”趙若璃淡定的回答。
晴兒聽後恍然大悟。
一旁的蒙摯卻有些不解:“此人當真有如此高的文學水平?”
“他有沒有如此高的文學水平我不知道,不過蕭老先生對他的讚譽不止一次,所以我覺得此人乃是大才,能重用。”趙若璃解釋道。
蒙摯立刻拱手說著:“既然如此,長公主殿下,屬下這就邀請他過來。”
“不必。”趙若璃淡定的笑了起來:“有緣我自會和他相見。”
隨後她便看著晴兒:“那篇《紅樓夢》買了嗎?”
晴兒點點頭:“回長公主殿下,已經在包袱裡了。”
趙若璃應了一聲:“那好,那我們回宮吧。”
隨後兩人便跟在趙若璃的身後,慢慢的往皇宮的城門口走去。
晚上,薛牧坐在徐如嫣的房間裡。
徐如嫣一邊聽著他念《紅樓夢》的故事,一邊寫了下來。
等他念完之後,自己也寫完了。
薛牧不由的感慨著:“如嫣,你的記憶實在是太厲害了。”
“如嫣也就隻有這點本事了,其他的事也幫不上公子。”徐如嫣慚愧道。
薛牧搖搖頭,隨即把她抱在懷裡:“其實你這已經很棒了,況且誰說你其他的事幫不上我了。”
“還有什麼事麼?”徐如嫣抬起頭,用一副期待的眼神看著他。
薛牧笑了笑,用手指輕輕的點了點她的小嘴唇。
徐如嫣一下子明白了。
臉微微的紅了起來。
不多時,她便彎腰到桌子底下。
許久,徐如嫣靠在他的懷裡問道:“牧郎,這《紅樓夢》有許多人看嗎?”
薛牧點頭:“據掌櫃的所說,第一篇《紅樓夢》就有不少的千金和公子來購買了,想必明日的第二第三篇,肯定有不少人前來了。”
“如果這樣的話,那就太好了。”徐如嫣高興起來。
她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大慶朝的文豪。
僅憑著那兩首詩,還有《西廂記》的創作,絕對可以在大慶朝的文壇上占得一席地位。
隻不過徐如嫣也明白,薛牧誌不在此。
他一心想要幫自己的爹爹尋找線索,幫忙翻案。
想到這,徐如嫣又往他的懷裡靠了靠。
與此同時。
漫漫長夜中。
長公主的寢宮裡。
趙若璃處理完朝中的政務後,靠在椅子上,用纖細的小手微微扶著額頭,打算休息一下。
晴兒這時上前。
她關心道:“長公主殿下,要不您去床上休息,您足足看了兩個時辰的折子。”
趙若璃搖搖頭,隨即說道:“不用了,我坐在這休息一會兒就好了。”
晴兒看著她,也有些心疼。
雖說她是宮女,但是趙若璃一直對她很好。
甚至還會教自己認字讀書。
這樣的主子,哪怕讓自己去死,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趙若璃倚在椅子上,其實他有些疲憊,但是不能休息,還有數十本折子沒看。
自從兩年前自己的皇兄完全不顧朝政之後,朝廷的大小事務就落在了她和兩個皇侄子的手中。
而那兩個皇侄子從,那時候開始便不停的利用職權,擴張著自己的勢力。
想要趁機奪下太子的地位。
沒有一個人切身關心大慶朝的百姓。
剛開始,趙若璃還頂著輔佐的心態,去好顏相勸自己的兩個好侄兒。
可隨著他們兩個變本加厲,趙若璃的心情發生了變化。
不少的官員也都私下暗示著長公主。
他們表示如今大慶朝內憂外患,再這麼下去遲早會亡國,必須要有一個領頭的人物。
雖然趙若璃並沒有說什麼,但她也知道,與其讓這兩個自私自利的廢物統治大慶朝,還不如讓自己再造輝煌。
隻不過這也僅僅隻是最後的想法。
目前自己的皇兄身體仍然健康,即便要等到退位的時候,也是十多年的事了。
所以這期間,如果趙若璃也像他們那樣發展自己的勢力,那麼大慶朝的百姓更沒有人關心。
所以趙若璃選擇一切以民間老百姓為主。
她這兩年的所做之舉也受到了不少官員的好評。
隻不過,這康王和靖王,自然看不慣這個姑姑。
所以他們也會背地裡使詐,為難著長公主殿下。
雖說趙若璃從來沒有把他們放在眼中,但她仍擔心著大慶朝的未來。
這才導致她每晚都要審核折子,直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