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是說這個啊,劉載均明白他的意思了。
這是害怕自己弄個什麼一個月一次朝會這種,耽誤了朝廷議事。害……這林朝宗倒是想多了,他現在還沒過夠這皇帝癮呢,他巴不得先連續來上個幾天朝會再說。
林朝宗看著陛下的臉色,看他似乎並沒有不高興,又開口說道:
“陛下啊,這朝會若是時間有變化,陛下您……也確實應該和太後商議商議,畢竟這之前,太後一直按此時間……”
看著他有些忐忑的神色,劉載均明白,這倒也是人之常情了,想著太後確實處理了這麼多自己看都不想看的事情,突然覺得這太後也挺可憐。
“行吧,朕知道了,完了朕就去和太後去商議商議。”劉載均喝了一口茶水,
“愛卿不妨先和朕說說,你想怎麼處理剛才提到的這三件大事”。
“不瞞陛下,臣卻已有了些想法,”劉朝宗也喝了口茶,潤了潤乾燥的喉嚨,
“這蒙古諸部,現在雖然還沒見其有什麼動靜,但按照以往的慣例,到了開春時節,應是極可能來犯我邊疆。臣以為,當增設堡壘營寨,提前囤積糧草以備不時之用。”
劉載均點了點頭,沒說話,使勁回憶著前世那些穿越小說的大神們是如何解決這個事兒的,思來想去腦子裡卻隻有“主動出擊”四個字。但是現在軍事的具體情況也還不了解啊,看來得找個時間參與一下這文華殿的商議才好。
林首輔看皇帝沒有做出什麼表示,便繼續說著:
“沿海海防方麵,確實還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這海盜襲擾,每次登陸之地也不固定,現在隻能加強沿海地區的巡查力度。若是能再多打造幾艘戰船,確保水師戰力倒是良策,不過這造新船耗費也是不小,現今雖說江南地區稅務征收方式已改過一輪,這國庫銀兩卻還說不上豐盈……”
說到這,林朝宗站起身來,雙腿彎曲緩緩跪地,頭深深地低下去,雙手交疊伏地,整個身子都透著恭敬與愧疚,
“陛下,臣忝居戶部尚書之位,兼理內閣首輔事務,卻未能讓國庫更加充盈。每念及此,臣便夜不能寐。如今江南賦稅雖有一定改製,但仍存在諸多可查漏補缺之處,臣定當殫精竭慮,全力整頓,不負陛下所托。”
“愛卿不必如此,”其實看他把這些問題回答的這麼清晰明白,就知道這老林也是下了功夫的,也是趕緊起身把他扶起來。一個這麼大的朝廷,用錢的地方也確實是多。似乎這古代,除了那麼一兩個大治的時期,國庫就總是缺錢。
還是得加速認識朝廷的情況啊,劉載均想著,自己這不問不知道,一問發現自己需要惡補的東西實在是多。這皇帝當的,所有東西竟是都得從頭開始。
繼續開口問道:“你說江南稅賦有了一定的改製?是怎麼改了的?”
林朝宗講了一下自己當年改革江南賦稅時的內容,官田賦稅重,耕種者可用交錢的方式完稅;民田賦稅輕,耕種者需交糧食就行。運糧損耗費不再全由窮人擔,而是按比例分攤,稅負更公平,對窮人有利。
劉載均愣了一下,這個他好像聽過啊,似乎是明朝才出來的一種稅務改製方法吧……這都讓“老林”折騰出來了?嘖...怪不得人家能當戶部尚書。
“行啊,老林,這事兒做的不錯啊……奧,我意思是,嗯,林愛卿。”
林朝宗嘴角稍微抽了抽,但是也聽出來這是在誇獎他,“陛下如此謬讚,臣實在擔當不起。能為陛下分憂,為朝廷效力,是臣畢生之幸。”
“行,你林愛卿做事朕放心,對了,那個老薛啊……”
許之謙差點一頭栽倒在地上……“這“老薛”叫的應該是我吧?這……這又是什麼稱呼,我即不姓薛又不老……”
許之謙腦子裡想著,但也是趕緊應道:&bp;“陛下,微臣在。”
又聽劉載均說道,“你這禦批案牘我聽了,太後的處置你們照著做就行了,”他覺得這太後的安排各個方麵倒是也都挺妥當的。
“隻不過,剛才案牘念得最後一個事兒,你再給我念一下?”
許之謙不敢怠慢,一邊嘴上答到“臣謹遵陛下吩咐”,一邊翻開案牘,開口念到:“鬆江府有匠人呈上改良織布機的設計圖,卻遭同行質疑其違背祖製……”
“OK,就這條,”劉載均繞過麵前的梨花木長桌,繼續開口說道:“駁回太後的批示,令工部與業內行家共同研討,看這玩意是不是真的有利於織造工藝提升,如果有,當鼓勵創新。”
邊說邊往外走,末了,還回頭望向許之謙問道“記住了麼?”
許之謙先是一呆,然後默默點頭。
劉載均感覺自己總算是裝了一下,嗯,心情是愉悅的。
林朝宗看向走出門去的劉載均的後腦勺,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於是趕緊的也跟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