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英雄。
所有的野心家,也許一開始並不是野心家。
而是時也,命也。
是這個時代,逼得人一步步向前,然後,站到高位,才會想看得更遠。
如今的劉備,顯然已經沒有這個條件,也沒有了野心滋生的土壤。
他最多的想法,應該也就如同劉表一般,能夠得一州郡之地,上報君王,下撫黎民,這就已經滿足了吧。
想到劉表,張坤看劉備的眼神就有些古怪起來。
那位劉荊州,此時已經四十多歲,年紀已經不小,早就失了銳氣,其實也沒有太多威脅。
但是,急切之間,想要圖謀對方的荊襄之地,難度卻一點也不小。
對方在荊襄之地有步騎20餘萬,算是一方強力的大諸侯,真要打的話,也不是不能打,隻不過,可能會耽誤太多時間。
這位可不會像孫策一樣,輕身冒進,孤注一擲,他會派兵與自己麾下勢力慢慢來磨。
總不能一騎深入敵境,又去進行斬首戰術吧。
身為一個勢力的主公,這麼行事,總歸是失之輕佻,沒有堂堂正正之氣,對人心歸附不利。
所以,這時候,就可以放劉備了。
劉備此人,彆的不說,在人麵上,卻是一個大大的天才。
他走到哪裡,都會讓人高看幾眼,相處時間長了,不知不覺的,人家就會把地盤讓他了。
或者請他退敵,或者請他理政,反正,天下諸侯,就沒有一個不看重他的。
此時的劉備,被自己封為了九江太守,身居壽春,處於揚州和豫州交界處,是用兵之地,他在治所也說不上話。
因為,不出意料的話,有很長一段時間,張坤的行在就會立在壽春,這地方再合適不過了。
無論是環境,還是地理位置,都是極好。
北望中原,南統吳地,西鎮荊襄……
東邊嘛,就是根基之地,徐州。
還有,袁術死前,不是早就稱帝了嗎?在壽春還有現成的皇宮園林。
張坤連房子都不用再建了,直接搬進去,立下小朝廷都夠了。
“不知主公對世家如何看法?”
一點小插曲過後,江東群臣歸心,廷議得以繼續。
這時,郭嘉就不再隱藏鋒芒,直接提出,現如今兵馬已達十五萬之多,而揚州各郡實力虛弱,兵力已被孫策抽調一空,正是大好良機,可以分兵三路,取吳郡、會稽,建安、臨川和江夏、廬陵……
三路兵馬,由三員大將各自統領五萬,一路攻伐,數月之內,江南十四郡146縣就得全都臣服。
楊州廣闊,遠在徐州之上,而徐揚兩州在手,隻要稍加休養生息,就可練出三十萬精銳大軍,此時已經不適合再用徐州刺史這個名頭……
就算不稱帝也得稱王建製,否則,這麾下官員都不好安排了。
理是這個理。
你一個徐州刺史下令封賞揚州各郡,就很不合適。
清君側,討不臣的名頭,在袁術掛掉、孫策敗亡之後,暫時也用不上,還不如直接擺明車馬,坐地稱王。
這時,也能彙聚天下英傑,與北地爭雄。
不得不說,郭嘉此言一出,江東新降文臣武將全都急了。
這都是家鄉啊。
這麼三路大軍橫掃下去,不打得山河破碎,百姓流離,那肯定是在說假話。
說不定,數月過後,自己那些家族和故人,全都遭難。
彆人還沒說話,本來無可無不可的張昭已經搶先說話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雖然事前忠心於孫策,君臣相得,他有意不為新主出謀劃策,但事到臨頭,他還是覺得自己考慮有些欠妥。
現如今的形勢,並不是自己想不想出謀出力的時候。
而是對方需不需要自己出力。
一旦沒有得力的表現,這江東人才濟濟,張家哪裡還能得到絲毫利益。
而且,就算江東人心不服,這不是還能從徐州調人嗎?
到時外人進來,所行無非就是霸道鎮壓之事,江東四大世家豪門,全都得遭殃。
所以,他就忍不住了啊,與張紘對視一眼,當下就出列奏對。
“吳地雖廣,兵力多數為四姓掌控,四姓與孫家一旦臣服,所有城池都不用攻伐,傳檄可定……”
“哦,子布可能出使各家,說服他們一同出降?”
張坤眼神微動,就看到郭奉孝低頭不語,嘴角不經意的彎成弧度。
他立刻就明白了,這位軍師先前提出的三路兵馬,橫掃吳地的說法,其實是逼著張昭、呂蒙等人表態。
不管你們出力不出力,用心不用心,沒關係,我這裡直接發兵去打,反正也沒人擋得住兵鋒,就算是把吳地給打爛了,也守不住。
無非就是耽擱數月到一年半載時間而已。
越是反抗得堅決,越是會死傷慘重。
所以,想要一個完整的江東,或者說,想要世家勢力不受損,那麼,就想辦法早早投降吧。
鬼才不愧是鬼才,隻一句話,就逼得江東降臣不得不儘心儘力。
其實,一城一城的打過去,張坤也是很不願意的。
曹操那裡發展太快了,自己還在江東種田。
等到人家袁紹打完了,五十萬大軍陳列邊境,自己還沒有弄好徐揚二州的事情,到時候,就太被動了。
如果江東能夠飛快平息爭端,種田發展,再抽調兵馬,就可以搶在曹操前麵,趁著對方與袁紹相爭的當口,直接在他屁股後麵捅上一刀……
說不定,能弄出一個魚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麵來。
吳中四姓,指的是吳地陸、朱、顧、張四大豪門世家,曆代都有人於朝中做官,財力勢力都非同小可。
原來的軌跡就是孫家孫權,結盟四姓,共治江東。
而張昭打的自然也是這個主意。
無非是想要鞏固世家地位,不受損失。
對我來說,其實也沒有太多害處。
‘我要的隻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定,至於世家與平民之間的階級矛盾,隻要到時候給出一條上升渠道,此事也不算太過緊要。’
先統一,再來處理內政事務,有些事情可以慢慢來的。
張坤現在的主要目的就是龍氣點。
越早天下太平,他就能獲得越多龍氣,這事,他其實也不想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