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一式打出了越門劍法三十六式……先從第一層熟練開始。
越門劍術先是脫胎於山中白猿嬉鬨、舞枝弄棒,後來就加入了人體要害殺傷技能,傳入軍中,取其殺伐精要。
劍法越來越凶厲的同時,也失去了原本的野趣真意。
蘇辰既然要返本歸源,當然得改變一下用劍手法。
練劍不是攻擊殺敵,宜緩不宜急。
攻敵之時氣血鼓蕩,心意激烈如火。
而練習之時當沉心定慮,隨時觀照自身,最後物我兩化。
從以人馭劍,達到人劍合一,再到以人為劍。
蘇辰三十六式緩緩打完,窗外樹影婆娑,屋內清香浮動,光影搖動間,不聞一絲聲息。
院外的左雲秋和唐小運兩個小丫頭笑鬨一陣,又不知去哪裡玩去了,全然不知有人正在她們身邊修著劍法,蛻變著身心。
從出劍到收劍,舞劍第二遍時,蘇辰手中鋼劍已漸漸的帶著一絲靈性,從熟練境自然而然躍入精通境界。
這一刻,他全然忘記了以往的所有招式。
五嶽世界、大唐世界學過的浩如煙海的種種劍招,各種精奇奧妙全都恍如雨水衝刷,隻剩下初初學劍之時最基本的橫挑豎抹,左推右擋。
招式忘卻,真意洐生,無論是刀是劍,唯精唯純而已。
蘇辰甚至把自己獨特的劍意都拋在腦海之外,一心一意的推動越門劍法自主演變。
第三遍開始,劍法就又有了變化,隱隱然帶著風雷之聲。
時而如細雨霏霏,時而如暴雨傾盆,時而如風吹竹葉,又如雨打芭蕉……
輕重快慢,隨心而變,宛如天趣。
劍法也變得圓潤柔和,殺伐氣息反而變得更淡了,此時的劍法已經變成了一項藝術。
到了這一步,就是蘇辰掌握的越門劍法全部奧義了。
這就是越門劍術三層大成,輕重方圓,隨心所欲,變化萬端,可以一劍化萬劍。
此時的所謂劍招已經成為可有可無的東西。
嚴格說起來,就算是南江安藝靜社總教習伍召,也隻是到達這個境界。
後續再如何演變,蘇辰就不知道了。
他也沒有見過第四層的練法,如今練到這裡除了收劍歸鞘,已是到了劍法的尾聲。
劍勢化做長江大河、高山平野,自然而然模仿著自然萬物,但人力有時而儘,萬物變遷無窮。
心意變得越來越縹緲的同時,蘇辰就感覺到自己推演不下去了,不知前路何方。
不過,他有著自己的方法。
心念突然一動,當劍勢高昂如高山落石,滾滾而下,就要趁勢回收的同時,靈魂深處第四片剛剛長出的氣運新芽綠光一閃,急驟燃燒起來。
“氣運推演……”
一股清涼從腦海升起,靈光如潮般湧入心田。
那轟然落下的劍鋒陡然發出一聲清鳴,在身周繞了一個奇異的弧線,蘇辰的手指微微一顫,勢若奔雷的劍法突然由巧化拙,劍影突斂,化作平平常常。
這一劍劃過,雖然看起來又變得古拙淡雅,但實質上卻仍然沒有脫離先前輕重方圓的萬變之道。
沒有拋棄巧妙單取古拙,而是兩者完美統一在了一起。
劍勢如圓,嗡的一聲,如鐘鳴悠揚響在心中。
蘇辰手中長劍跳躍著又返回到越門劍法起手式,從頭開始三十六式。
劍式又變得無聲無息起來。
但隨著第四片氣運綠葉的漸漸消失,第三片葉子又開始損耗的同時,蘇辰心裡陡然一震,突然放聲長笑起來,隻覺暢快難言。
沒有什麼了不得的突破景象,靈魂修為也沒有得到什麼長進,但蘇辰卻知道自己是切切實實的突破了一個層次。
這一次,跟以往的經驗完全不一樣。
無需精神力,也不用真氣加持,他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身前身後三尺之內每一分空氣流動,空間結成絲網,網羅每一寸細微方圓。
就算是身後的一縷微風,也能知道它運行的軌跡。
以劍為心,以劍為眼。
這才是平凡人的劍道,化腐朽為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