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蜜將人參收好,簡單地洗漱過後,去灶房準備早飯。
彼時天邊已經泛起魚肚白,東河莊裏漸漸有了人聲,變得熱鬧起來。
秦朗跑進灶房幫忙燒火。
唐蜜一邊淘米一邊問:“爹和二郎是什麽時候回來的?”
“他們是後半夜到了家,大哥最先醒來,他們想讓你多睡會兒,便沒有叫醒你。”
唐蜜忍不住問出潛藏在心裏許久的疑惑:“爹為什麽不跟我們一起住?”
在以孝道為天的古代,父母肯定要跟兒女一起住,否則會被人當成是不養爹娘,一項不孝的大罪壓下來,就算是朝廷大員也也扛不住。
可秦父卻獨自一人住在山上,這著實怪得很。
秦朗說出了實情。
“阿娘去世之後,為了方便守孝,我們一家人都搬到山上去住。後來三年孝期滿了,爹卻不願意下山,他堅持要守著阿娘的墳墓旁邊,我們不放心他獨自留在山中,也都不肯下山離開,可是後來我跟著二哥進山打獵的時候,不小心招惹到了熊瞎子”
說到這裏,秦朗的臉上浮現出愧疚之色:“當時二哥為了救我,臉被熊瞎子抓傷,山上無醫無藥,必須要送去醫館醫治。爹和大哥帶著二哥去鎮上治傷,但還是晚了一步,二哥的右眼瞎了,臉上留下了疤痕。”
原來秦烈臉上的傷疤是這麽來的啊
唐蜜將淘好的米倒進鍋裏,加上水慢慢地熬煮,繼續聽秦朗往下說。
“不隻是二哥,還有三哥要讀書,每天上下山非常麻煩。四哥身體也不好,山上濕氣重,他的身體根本不適合在山上居住,病情反複發作。爹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就找來裏正做正,當著全村人的麵,將咱們兄弟五人趕到山下,並命令我們以後若無要緊事,不準上山去找他。”
是父親將兒子趕下山,並非兒子不養父親,這不算是不孝。
唐蜜了然地點點頭,順口問道:“爹一個人住在山上,靠什麽過日子啊?”
秦朗往灶膛裏麵填了根柴禾:“爹的腿腳不便,但他以前從過軍,會些拳腳功夫,靠著打獵,他能養活自己。有時二哥上山打獵,會順道去看看爹,給爹送些柴米油鹽。若是碰上節日,爹心情好的話,還會下山來看看我們。”
“哦。”
唐蜜拿出六個洗幹淨的紅薯,塞進灶膛裏麵,貼著灶壁放,免得被柴禾烤焦了。
家裏共有兩個灶,大灶用來熬粥,小灶用來炒菜。
她炒了兩大碗小菜,等米粥快熬好的時候,又撒了些切碎的菌菇丁進去。
很快,一頓熱騰騰的早飯就做好了。
今天不僅是秦穆生辰,而且爹也下山來了,秦羽終於沒有再躲在屋裏,老實地來到堂屋,跟大家一起吃飯。
秦鎮越看著五個兒子和兒媳,由衷地感慨。
“要是你們的娘還在,現在看到你們都已經成家了,肯定會很欣慰。”
秦穆說:“回頭我們陪您一起上山,順道去給娘上個香,讓媳婦兒給娘磕個頭。”
“嗯,這是應該的。”
飯後,唐蜜手腳麻利地收拾好碗筷。
秦鎮越帶著五郎出門去找裏正敘敘舊。
聽五郎說,秦鎮越跟裏正是舊相識,兩人以前還是同窗,關係很好的。
唐蜜把黃豆從水裏撈出來。
泡了整整一宿的豆子變得非常飽滿,色澤竟比之前還要鮮亮。
也不知是不是那靈泉水的作用。
唐蜜將石磨衝洗幹淨,舀一瓢豆子倒進石磨裏麵,然後用力推動磨盤
結果卻發現,她根本推不動。
這就有點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