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蜜派人送了些錢給劉侍郎的妻女,希望她們能夠盡快振作起來。
可讓她沒想到的是,劉夫人居然用她送的錢買了砒霜。
一碗砒霜下肚,劉夫人帶著女兒奔赴黃泉,死在破舊的小屋中。
當順天府的人趕到現場的時候,人都已經涼透了。
衙役在屍體旁邊找到一封血書。
書信乃劉侍郎的妻子臨終前寫成,她用一百餘字為丈夫伸冤,表明她的丈夫根本沒有貪贓枉法,更沒有結黨營私,她的丈夫是被人陷害的!
血書被連夜送入宮中。
唐蜜看著麵前的血書,上麵每個字,都是用鮮血寫成,滿目的驚心。
過了很久,她才開口:“劉侍郎的妻女呢?”
阿歆:“她們的遺體停放在順天府衙中。”
“把她們厚葬了吧。”
“是。”
阿歆走後,偌大的寢殿之內,隻剩下唐蜜一個人。
她看著搖晃的燭火,腦中浮現出劉夫人和她女兒孤苦無依的模樣,隨後又想起秦容對她說的那些話
這一宿她都沒能睡著。
次日早朝,定國公上疏請奏:“劉侍郎的妻子和女兒於昨日自殺,臨死前留下血書,言明劉侍郎被人冤枉。劉夫人豁出性命為劉侍郎求得一個公正,令人為之動容,老臣以為劉侍郎一案應該重審,請陛下準允!”
唐蜜看向其他人:“你們覺得呢?”
有人站出來:“劉侍郎一案已經蓋棺定論,人證物證確鑿,實無再審的必要!”
立刻有人反駁:“可劉夫人拚上性命也要為夫伸冤,說明此案另有隱情,若不能徹查到底,如何能對得起死去的劉夫人母女?!”
“朝廷自有朝廷的規矩,要想翻案就得有證據,若是用一封血書就能讓朝廷將已經蓋棺定論的案子翻出來重審,那麽還要國法有何用?!”
“可若是真有冤情,又當如何?!”
“別一口一個冤,想要喊冤就得先拿出證據!”
“不派人去查,又怎麽了能找到證據?!”
文武百官你一言我一語,吵得非常熱鬧。
唐蜜坐在高座之上,將這些人的反應看得很清楚,大部分人官員都反對翻案,隻有少部分官員支持重審。
那些反對翻案的官員,都是秦容一黨的人。
而支持重審的官員,大都出身士族,本就與秦容有仇,還有少數幾個保守派的老臣。
兩股勢力,涇渭分明。
等到雙方吵得幾乎要打起來時,唐蜜這才出聲:“行了,都別說了。”
可他們吵得太凶,一個個都麵紅耳赤的,誓要跟對方爭個長短,竟是連女帝的聲音都沒聽到。
直到秦容開口:“都給我安靜點兒。”
那些官員們這才閉上嘴。
原本吵鬧不休的朝廷很快就安靜下來。
一個臣子的話,竟然比皇帝還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