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舒的文章就好像平靜的湖水中扔下去一塊巨大的石頭,瞬間濺起了層層的漣漪。
說實話一開始京城的各大家族壓根就沒有想到這件事情會跟李家有關。誰不知道李家是潤民同誌堅定的支持者?可是現在好像並不是這麽一回事。
通過調查和了解知道,這一篇文章的作者正是李家紅三代嫡係人物,名聲一直不是很好,典型的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李天舒的作品。
您在講笑話嗎?這是京城各大家族得到這個情況的第一反應。
絕對不可能是李天舒,這顯然是李家有意為之,難不成李家準備改變自己的立場?如果是這樣的話,無疑是對潤民同誌巨大的打擊。
李家怎敢在這個時候如此做派?就不怕別人說他們兩麵三刀嗎?難不成這是最高首長的授意?可是如果真的是最高首長的授意的話,那麽顯然也不可能選擇李家啊?
京城華家。
華老坐在客廳的正中央,一臉的嚴肅,那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讓任何人都不敢小視他的存在。
不過此刻的華老顯然也有些惆悵,遇到李家這種事情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華老和李老兩個人都是共和國的泰山北鬥一般的人物,兩個人都曾經是最高首長手下的嫡係人物。與李老不同的是,華老是典型的中庸派,這些年一直穩紮穩打,才有了華家今天的局麵。
華家能夠變成這樣的中立派和華家的實力不無關係,如果他們的實力弱小,那麽他們就必須要站隊。可是在華老的領導下,華家儼然成為共和國的一朵奇葩。
華老爺子內心相當的惆悵,雖然他和李老是戰友關係,實際上他們的關係並不怎麽好。說起來也是因為年輕時候的意氣之爭。
當時李老是軍隊有名的美男子,而華老也不差,隻不過兩個人同時看中了一個女人,雖然兩個人說是公平競爭,但是兩個人自然也是有著攀比的心態,然而最終李天舒的奶奶選擇了李老。
李老是高興了,可是華老卻相當的生氣,實際上當時華老的級別還比李老高半級。
“父親,這一次李家突然倒戈,使得另一方派係的力量大增,大有形成崛起之勢啊!”華老的兒子華國南低聲的說道,在華老爺子麵前誰也不敢如此的大聲啊。
“是啊,父親,我認為李家這一次臨陣倒戈其中必有玄機啊!”華國中有些抑鬱的說道,實在是他根本就想不出為什麽李家會突然臨陣倒戈。
華家如此強盛的原因是因為華家的第二代中,湧現出了很多的人才。華老的五個兒子都已經身居高位,而華老現在更是共和國的副主席。
華國南是華立民的父親,華立民作為華家第三代的領軍人物,很是得到華老爺子的信任。就拿上一次跟鄭家聯姻來說吧,這也是充分的得到了華立民的肯定之後才有了這樣的結果。
不過華老爺子沒有想到,即便是這樣的宴會,居然還傳出了很多的風言風語,其中有一個就是李天舒和鄭含煙之間好似有些關聯,具體什麽也沒有說清楚。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造謠,但是這無異於是打了華家一個嘴巴。如果是李家第三代領軍人物李天雲出來與華立民爭雄,華家都覺得接受不了。
何況是李天舒這麽一個不學無術的人物呢?不過此事華立民已經早華老談過了,華為民的意思非常的明確,那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
華立民欣賞的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而不是當時有仇,當時就報了。如果華為民這麽做了,那麽他也不配當華家第三代的領軍人物了。
華家的嫡係就非常的多,分支更是不少。能夠在華家這樣的大家族脫穎而出是非常的困難的。
華家培養自己的人是有著自己的一套方式的,誰的能力強?看事實說話。華立民能夠上位,除了他的身份之外,更重要的自然是他的能力。
此次隻有在華共中央組織部的華國南副部長,華夏農業部的部長華國中兩個人與華老在交談,華老的其他三個兒子都已經到地方去工作了。
其中華家第二代的領軍人物華國東,已經是華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京津市市委書記。據說很有可能在下一界的選舉中入主京城,擔任京城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