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天舒先提出來的話,呂發喜還要欽佩很多。當然呂發喜有這個概念還是自己捉摸了很久,和李天舒一會一個好想法,並且能夠總結實施,這個差距還有很遠。
呂發喜不知道因為這個想法的提出,對於他以後的發展還是非常的有幫助的。
呂發喜道:“書記,您也支持我這個先發?我曾經和單書記提出這個問題,單書記說如果那麽多的部門和在一起的話,雖然有一些好處,但是管理相對比較的混亂。”
李天舒道:“我當然支持你這個觀點了,不過單書記說的這個問題也是一個問題,當然辦法總比困難多,這個是我一直掛在嘴邊的困難。不怕你想法多,就怕你沒有任何的想法。”
呂發喜道:“我認為這個其實應該是有必要的,而且我們一個鄉隻不過是一個小地方,其實弄不弄都沒有什麽意義。但是縣級或者市級就不一樣了,投資者要的就是方便。隻要我們能夠方便他們,他們就能夠帶著我們的農民們致富。這不是一舉兩得事情麽?”
李天舒道:“嗯,這件事情,你弄一個文件,然後我審批一下。到時候能夠弄一篇文章發表一下那就更好了。當然這個不是今年的事情,我認為至少也是要到明年的。”
李天舒現在對於林海鄉的關注自然就沒有鹽寧縣那麽的多了,給了他們的致富方法,也有人開始實施,這個就是李天舒最大的期望了。
李天舒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是親力親為的,很多事情你給了人家方法,人家要是不按照你的執行你最後也沒有辦法。李天舒可不是那種一直呆在一個地方的人。
李天舒這樣的人一輩子當官不知道要換多少的地方,如果每一個地方都是親力親為的話,那麽累死也發展不了地方。改革最終靠的是什麽?不是某一個人,而是某一處人,甚至整個國家的力量,這個就是李天舒最後的期望。如果沒有這個作為支撐的話,李天舒絕對不會這麽的賣力。
一個人的力量絕對是單薄的,或者說即便是某幾個人的力量也是單薄的。但是如果是一個鄉、一個縣、甚至是一個市呢?這樣的力量就大了。
就像林海鄉如果他不按照你的發展思路,你有什麽脾氣呢?但是人家按照你的思路,最後就得到了發展,倒不是說沒有李天舒的思路就發展不了。但是李天舒可以大大的縮短林海鄉的發展時間,讓林海鄉的人短時間內可以致富。
可以說李天舒的到來是林海鄉的福氣,這個並不是每一個鄉都有這樣的福氣的。整個華夏也不過就林海鄉一個鄉得到了這樣的待遇。這個時候的養豬等雖然不是巨富哪種類型的,但是至少可以長期的保證林海鄉的穩定和發展。
而建設經濟開發區就是帶動整個鹽寧縣的經濟了,這兩者之間沒有什麽可比性。畢竟格局也不太一樣。你要是在林海鄉建立這麽個經濟開發區,首先你沒有那麽大的地方,其次你沒有那麽多的有文化的工人,最後你一個鄉的交通也不可能發達到一定的程度的。
當然最後鹽寧縣要是不同意的話,李天舒這個經濟開發區也絕對是會搞起來的,至於搞在哪裏,這個就不是這些人能夠決定的了。當然李天舒絕對會搞在林海鄉。
畢竟林海鄉可是李天舒的根據地啊,這個時候如果縣裏麵實在不想發展的話,李天舒隻能循序而漸進,但是林海鄉已經接受了改革的好處,他們斷然不會拒絕李天舒提出的要求的。
最為重要的是這個可不是要林海鄉給錢,而是外麵的人都給你弄的好好的。如果李天舒真的在林海鄉搞的話,恐怕一個鄉鎮的經濟收入趕上甚至超過一個縣就跟玩一樣。
不過李天舒也知道,帶動一個鄉的發展和帶動一個縣的發展這個絕對不是一個概念,所以在李天舒最後決定在鹽寧縣建設經濟開發區的時候,李天舒的內心也是有些慶幸。
如果不是李天舒在鹽寧縣還有一些地位的話,恐怕這個經濟開發區就是空中樓閣了,如果真的是要辦不成的話,李天舒會覺得可惜,十分的可惜,因為鹽寧縣錯過了發展的黃金機會。
實際上鹽寧縣的發展和李天舒的發展有什麽關係麽?說白了也就是政績稍微的少一點點,這個完全都不影響李天舒的升職的,現在李天舒把自己的重心自然而然的放在了開發區。
李天舒和呂發喜還有毛益民談完之後,李天舒也確定了兩個人的方向。呂發喜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之後,讓李天舒對於他有些刮目先看,自然而然的能夠在李天舒的心中留下了很多的印象。呂發喜這一點自己也沒有想到。
回到了單明濤辦公室的李天舒笑著道:“剛才我和益民和發喜兩個人談了談,對於他們的態度和近期的工作表現還是比較的滿意的。明濤部長的意見我原則上是同意的。”
王在發道:“林海鄉弄的的確是非常的好,家家戶戶都是歡歡喜喜的,我們華夏的百姓們不就是盼望的這個嘛?我現在覺得我們做官的隻要做到這些,我們這輩子就足以了。”
跟著李天舒的人,別的沒有學會,一心裝著百姓倒是學會了不少。不管此人是真心還是假意,至少他能夠在這樣的場合說出這樣的話,這個讓其他的幹部領導聽見了,他們的做法和標準自然而然就不一樣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領導影響的可不止是一兩個人呢,他們影響的或許是一個區域的人,甚至是整個一個轄區的人。這樣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可是發展的兩個極端了。
大家試想一下,現在一個領導者不支持改革,底下的人還支持改革麽?顯然是不會支持的,而且這個是一個惡性循環,這個是非常的讓人泄氣的,到時候一旦國家真正的需要改革了,這幫人就算是想要改變也是為時已晚了。
李天舒道:“他們兩個我還是比較的了解的,能夠認認真真的把工作做好了,我就滿足了。另外林海鄉的工作他們也是比較的熟悉的,能夠讓他們幫助林陽,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單明濤道:“任何人當林海鄉的書記我都不放心,唯獨林陽當這個書記我是放心,一萬個放心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是要支持他們的哦!”
王在發笑著道:“明濤部長啊,這個可是你的大本營啊,你最有發言權,我想誰也不會反對的吧?就是不知道這個新來的縣長有什麽想法,要是沒有什麽想法的話,我看這件事情定下來是絕對的了。”
李天舒道:“華立剛這個人你們或許都不知道,不過我可是認識這個人的,至於是怎麽認識的你們不要管,當然這個人跟我唱反調你們也不要奇怪。”
單明濤皺眉道:“這個縣長和書記您不對付啊?要是這樣的話,他這個縣長還幹個什麽?”
王在發也是道:“要是這個縣長真的不識抬舉的話,我們就讓他知道我們鹽寧縣到底誰當家作主?如果在原則性的問題上他阻攔我們的話,我們絕對讓他下不來台的!”
李天舒道:“即便是衝突,你不需要你們出麵,此人的後台不小,你們小心些總是沒有錯誤的,到時候你們隻需要看我的意思行事就行了。這種人就是看準了我們的政績,想要到我們這來分一杯羹。我告訴你,縣長這個位置從目前來看好像沒有書記牛,但是在鹽寧縣最後政績最大的必然就是縣長,因為他是掌控和發展經濟的一把手。”
王在發不樂意道:“從頭到尾,他出過一份力麽?就這樣讓我們把功勞都讓給他?那我們這麽做到底是為了什麽?反正書記,我可不管這些,就算是不做這個官了,隻要他是來搶這個政績的,我也不讓他好過。”
王在發實際上也沒有那麽誇張,隻不過他聽出來了,李天舒和這個人有些過節,王在發實在表忠心呢。當然就算是王在發背叛李天舒也沒有這個可能性。可以說如果沒有李天舒的話,王在發現在恐怕已經告老還鄉了。
可是現在王在發居然還慢慢的往上爬了一些,現在已經是縣委常委了。當然按照王在發的年紀,這個肯定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的。但是王在發投靠張同堯絕對沒有這個可能性。
單明濤也就不用鎖了,沒有李天舒,不知道自己現在這個林海鄉的鄉長還能不能當上呢。這個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李天舒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可是讓他從一個副鄉長變成了一個宣傳部長,這個裏麵的難度可想而知了。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