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省的第一站,南巡首長花了兩天的時間,主要就是為了考察國有企業的問題。不過南巡首長這一次過來的目的性就是要看出國有企業存在的弊端。
至於改革需要怎麽改?這個目前南巡首長的心中也還沒有一個合適的定論,倒不是南巡首長不想下這個定論,其實是這個定論非常的難下。
晚上,中原省國賓館中,南巡首長依舊吃著那幾道精致的小菜,不過臉色倒是越來越舒緩了,至少這一次茆棟梁的安排是一個不錯的信號。
南巡首長吃完之後就回到了宿舍之中,茆棟梁隨行進入了南巡首長的套間之中,因為南巡首長需要有一些話要問茆棟梁。
“首長,您找我?”茆棟梁總不至於讓南巡首長先開口吧?自己隻有沒話找話說了,南巡首長微笑著點頭道:“棟梁同誌啊,中原的潛力巨大!”
茆棟梁笑著道:“都是首長的關心和愛護,我們中原省雖然地理位置優越,但是相比於東部沿海一帶的城市,還是有著差距的。”
南巡首長道:“我已經老了,你們還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很多事情都需要你們去實施。中原省有中原省的優勢,沿海有沿海的優勢,優勢不一樣,看到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
茆棟梁道:“中原省趁著改革的春風,一心是想要發展的,但是我們沒有什麽經驗可尋,隻能邊走邊看,盡量少出錯。”
南巡首長道:“改革就是摸著石頭過河,這一點我早就強調過了,我也希望你們能夠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沒有前人的經驗可循。蘇聯的改革我們能學麽?有些事情過猶不及啊!”
南巡首長的話,是在提點著茆棟梁,改革雖然是改革,但是不是無度的改革,你心中要有個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不是改革,是動搖國之根本了。
茆棟梁道:“中原省的改革在我看來定位很明確,我們中原省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礦產也是比較的豐富的。我首先的定位是農業大省,然後是工業大省。”
南巡首長嗬嗬一笑道:“農業為國之命脈,中原是產糧大戶,這些事情要堅持,首先大家有的吃,其次大家才有精力改革是吧?”
茆棟梁也是一笑道:“首長站的高度和我們不一樣,我隻能管好我的中原省,而首長您可是著眼大局啊!”
南巡首長道:“治大國如烹小鮮,道理其實是一樣的。你治理一個縣也是有貧富不均吧?你治理一個省同樣也有這樣的情況,治理一個國家也是如此。怎麽樣合理的利用資源?合理的分配資源才是我們當年要做的,發展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不錯,但是穩定是關鍵的詞!”
一個中原省,對於南巡首長來說算不上什麽,但是要知道一個中原省的人口幾乎是整個人口的十二分之一。這個就尤為的突出他們的重要性了。
南巡首長一直希望能夠有一個很好的開始,目前粵東沿海地區已經發展的很迅速了,就算是經過了一些低潮期,但是現在隻要說發展立馬就能夠發展起來。
沿海一帶的省市發展,南巡首長不擔心,他真正的擔心的是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尤其是西部,穩定遠比發展來的更加的重要。
華夏已經經不起太多的折騰了,這些年折騰的也夠多的了。想要讓人們過上好的生活,這個才是南巡首長心中最大的願望。
茆棟梁自然知道南巡首長的意思,茆棟梁道:“穩定壓倒一切,這個是我們不變的主題,我們隻有在穩定的基礎上,才能夠不斷的發展經濟。中原省目前的情況比較的複雜,首長,新鄭市的發展相對比較的緩慢,下麵的市也談不上多快的速度,由於地理位置的限製,我們招商引資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
南巡首長道:“東部沿海地區的招商引資是非常的成功的,不過中部和西部地區那肯定是非常的困難的。這一點實際上我提出改革的時候,我就有這個思想準備。但是不能因為有難度,或者說難度大就不改革了,改革總是比不改革要好得多,至少我們現在過的要比以前要好得多了吧?”
茆棟梁道:“目前幹部的作風建設問題也是重中之重,我認為,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各樣的誘惑就會接踵而至。以前我們哪裏看到過那些外國的餐廳啊什麽的?現在據說沿海城市已經建設了不少這樣的東西,首長,我覺得幹部製度的改革迫在眉睫啊!”
南巡首長眼神中精光一閃而過,南巡首長雖然年事已高,但是看問題是越來越透徹。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肯定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
茆棟梁所謂的問題實際上就是貪汙和腐敗的問題,這個問題南巡首長已經了然於胸,但是解決的辦法?暫時還真是沒有什麽好辦法。
南巡首長問道:“棟梁啊,你說是一個將整個城市的經濟帶動上去的貪汙犯做得好,還是一個四平八穩什麽都幹不成的清官要好呢?”
茆棟梁道:“首長您問的這個問題實在是不太好回答,不過我說心裏話,真的讓我選擇的話,我情願選擇那個貪汙犯。”
南巡首長道:“貪汙腐敗自古有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改變得了的,這一點我相信你應該比我要清楚的多吧?就算是你茆棟梁同誌,恐怕也不能說百分之百就沒有收過人家一樣東西吧?所以,貪汙腐敗我們要嚴懲,但是那些不作為的幹部有些時候比貪汙腐敗更加的讓人痛恨!”
南巡首長的意思茆棟梁算是聽明白了,在南巡首長的眼中,隻有那些出了政績的清官才是最有前途的官員。
茆棟梁道:“首長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一定向著首長規定的目標航行。其實這一次我倒是聽下麵人說了一些情況,要是目前我們中原省最有發展潛力的一個城市恐怕就要屬於焦市了。”
南巡首長疑惑了一聲道:“焦市?嗬嗬,焦市我知道,但是那個已經屬於中原省的西北地區了吧?”
茆棟梁道:“可不是呢,不過,這一次他們從歐洲拉來了一個招商團,聽說合作意向資金已經超過了兩百億美金。”
南巡首長哈哈一笑道:“看來這個焦市的市委書記還是有些能力的嘛,要是真是這樣的話,我看這樣的同誌必須要重用!”
茆棟梁道:“首長,這可都是天舒同誌的功勞,天舒同誌在講完國有企業改革之後就離開了華夏,去了歐洲去考察招商去了。”
南巡首長道:“這個小子還真是會選擇時候躲清閑啊,嗬嗬,不過我看這個小子還是有些花花腸子的嘛,這一次的招商團是他給弄過來的?這小子你還別說,搞經濟是有一套!”
李天舒要是知道的話,肯定會說,要是你也是重生來的,你也能這麽幹。隻不過有些時候需要的不僅僅重生,還需要有資源。
茆棟梁道:“上一次我和天舒同誌談了談,他的想法其實是很不錯的。我看恒梁縣的發展是指日可待的……”
南巡首長笑著道:“不可能讓他呆在恒梁縣太長時間的,既然這麽有能力,我看西部的發展也是需要他貢獻一份力量的嘛,嗬嗬!”
南巡首長其實一直都是關注李天舒的發展,這個小子賺錢的能力他早就有所耳聞了,既然有這麽大的資源的話,為什麽不能夠為西部貢獻一番力量呢?
在首長看來這個是完全有必要,甚至是有能力可以做到的。不過這個是一個過渡的過程,南巡首長的意思李天舒在這邊幹個三四年的時間就要往更西邊的位置去發展了。
茆棟梁有些詫異的看著南巡首長,要知道越是到西部越是沒有什麽人肯去,因為那邊經常有事情發生,更為重要的是出政績是非常的難的。
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東部沿海的位置是最為炙手可熱的,不過李天舒倒是不這麽認為,因為想要有更高層次的追求,你就必須努力,後世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哪個沒有西部任職的履曆?
越是在困難的情況下,才能夠證明自己的能力,如果真的到西部地區的話,李天舒肯定也是可以讓這些地方發展起來的。
茆棟梁道:“首長下一站去洛河市?洛河市是農業大市,同樣也是國粹之都。洛河的牡丹可是聞名天下的!”
南巡首長笑著點點頭道:“棟梁同誌你的老家是蘇江省的吧?”
茆棟梁一愣,隨即點點頭道:“沒有想到首長您還知道我的老家,嗬嗬!”,顯然此刻的茆棟梁有些激動,說明首長在關心他。
南巡首長笑著道:“嗬嗬,我也是來之前看了看你的簡曆,一路走來你也是不容易啊。在蘇江起步,最後能夠入主中原,可謂是能力出眾。不過中原省這兩年的建設似乎進度不是很大!當然了,我知道受到了很多方麵的影響,你來中原省的首要目的應該還是維穩吧?”
茆棟梁道:“是的,當時中組部跟我談話的時候我雖然詫異,不過還是很開心的。維穩工作是一項大事,我認為是有必要的,不過經濟方麵我們也試圖找到一個好的突破口!”
南巡首長道:“凡事不要*之過急就行了,別人能夠行的,你們也一定能夠行。中原可謂是我的第二故鄉了,雖然這一段時間我沒有怎麽來,但是我始終不會忘記中原!”
茆棟梁激動的點點頭道:“有首長您的關心,我們做事情的動力就越來越足了!”
南巡首長道:“這一次回去之後,我會適當的給一些你們政策上的扶持,但是最主要的還是需要靠你們自己的努力,希望你們不要讓我失望!”
茆棟梁拍著胸脯道:“首長,您就放心吧,我們保證完成任務。”,茆棟梁說出這番話的底氣也是一問焦市的發展必然能夠帶動整個中原省的發展。
尤其是茆棟梁聽說了,焦市要斥巨資打造三條高速高路,幾乎是貫穿整個中原省的,隻要交通便利之後,中原省的發展還不是指日可待麽?
茆棟梁在南巡首長這邊隻不過是略微的提了提這件事情,事實上這件事情茆棟梁打算讓李天舒自己親自匯報,這個可是一個非常大的政績。
現在茆棟梁隻不過是讓南巡首長提前心理有個數而已,至於具體的什麽事情他也是沒有說,何況他也了解的不是非常的詳細,現在他忙活的就是南巡首長的事情。
其他的事情在茆棟梁的眼中都是小事了,不過這一次南巡首長過來之後,茆棟梁才知道,並不是南巡首長的事情就是大事。真正的大事其實是發展整個中原省的經濟。
南巡首長過來一直強調的是什麽?還不就是發展?隻要有了發展,南巡首長的心中才會非常的高興,中原省要是真正的發展起來,他可以看得出首長肯定是非常的高興的。
茆棟梁是想要緊靠李家了,不知道為什麽,他總覺得李家遠不止表麵上的這麽簡單,雖然茆棟梁現在有後台,但是和李家一比,幾乎算是沒有了。
茆棟梁有現在的成就和自己的後台不無關係,但是現在後台也無法幫助他了,他想要繼續的前行,必須要緊靠一棵大樹上去。
李家無疑就是最好的一個選擇,倒不是李家怎麽怎麽樣,而是李家的發展勢頭非常的好。尤其是到了第三代的時候還能夠保持如此的強勢,這個不得不說李家的能力非常的強了。
實際上茆棟梁不知道的是,如果沒有李天舒的話,現在的李家已經是家道中落了。此刻的華家恐怕已經是異軍突起了,但是一個蝴蝶的翅膀,改變了整個華夏的政治格局。
原本一家獨大的局麵,被李家硬生生的給弄成了兩虎相爭,而且還有隱隱超過華家的趨勢。第二代的比拚中,李家和華家已經是可以分庭抗禮了。
到了第三代的比拚中,雖然看似華家還有一個華立民,實際上他們已經處於弱勢了,因為李天舒和李天雲已經是快速的成長了起來了。
華家想要找李天舒的晦氣,他們卻忽略了另一個人,那就是李天雲。李天雲可以說是慢慢的淡出了華家的視野之中。華立民和華立剛兩個人都是想要找李天舒的晦氣。
李家也沒有這個心思在這個時候就和華家對抗,尤其是對第三代的保護上,李家要比華家更加的穩妥。在李家看來,華立剛已經是不足為慮的了,而華立民就需要思考一番了。
李天舒也知道,華立民此人的能力是非常的強的,而且大局觀必然也很不錯。實際上上一次去山泉市,華立民雖然抱著和李天舒競爭的心思,但是絕對沒有非要弄死李天舒的心態。
在這一點上,華立剛的境界遠遠不如華立民來的那麽的透徹。境界也決定了兩個人以後所走的路又不一樣了。
華立剛已經慢慢的從上一次的事情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在鹽東市財政局呆了一年多之後,華立剛又一次的在家族的幫助下,開始在東北的一個縣城當上了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