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陳東道:“市長,這恐怕不好吧?這邊的飯菜我恐怕市長您吃不慣啊……”
李天舒沉聲道:“什麽叫我吃不慣?人家一直都吃的這個,我偶爾吃一次就能吃不慣?不要說了,就這麽定了!”
馮大林隻要無奈的點點頭道:“那市長您就到我們家吃吧?我讓我媳婦把家裏的那隻老母雞宰了個您吃……”
李天舒肅然道:“你平時都吃老母雞嗎?”,馮大林苦笑著搖搖頭道:“要是平時都吃這些,我還敢喊我們這邊貧窮麽?這不是市長您來了嘛……”
李天舒對著後麵的人道:“大家今天都給我聽好了,今天每個人都選擇一家農戶去體驗一下生活,看看這些老百姓平時是怎麽生活的。大林,你讓農戶按照他們平時的標注多做兩個人的夥食,到時候每個人拿出二十塊錢的夥食費……”
馮大林笑著道:“這個沒有問題,既然領導們都想要體驗一下我就安排一下……”
李天舒道:“安排?你的任務就是通知一下就行了,至於安排不安排的問題我想這個應該不需要你去做的吧?”
馮大林點點頭,李天舒和馮大林走到了一戶農戶家中,這個農戶的家非常的簡陋,幾乎就是一座茅草屋子。
李天舒和馮大林進去了,其他的人也各自找了農戶由其他人帶領著去吃飯去了。李天舒和潘建斌兩個人在馮大林的帶領下來到了這一戶的農戶的家中。
一個看上去四十歲的左右的男子正在那邊幹著什麽,旁邊的還有一個大約十七八歲的女孩子在一旁幫忙。
男子看到馮大林,立馬上前道:“馮支書,你怎麽來了啊?嗬嗬”
馮大林笑著道:“中飯燒好了沒有啊?”,男子笑著道:“燒好了,一會就準備吃呢,小丫,馮支書要不要吃點啊?”
馮大林嗬嗬一笑道:“吳大頭,今天還真是過來蹭飯的,這兩位是我朋友,正好沒有吃飯,我就帶他到你們家吃口飯。”
這個叫做吳大頭的有些尷尬的說道:“那啥馮支書,你來了客人,到我們家吃飯啊?你也知道我們家的條件……”
馮大林沉著臉道:“又不是不給你錢,真是的。小丫,你去給兩位叔叔盛點飯……”
這個叫做小丫的女孩子看著李天舒和潘建斌有些驚奇,不過很快她也就聽話的去盛飯去了。
李天舒和潘建斌兩個人都是默不作聲,顯然他們的心情有些沉重,過了一會做在飯桌上,看著桌子上麵僅有的幾個窩窩頭和一小碟子鹹菜,還有一點幾乎看到米的米湯。
馮大林笑著道:“怎麽著啊?改善夥食了啊?還弄起窩窩頭吃了……”
吳大頭道:“小丫這不是要嫁人了嘛,這幾天還不得給她改善改善夥食,養養膘啊!”
馮大林歎了一口氣道:“小丫的學習成績這麽好,都考上西青市一中了,你怎麽就不能咬咬牙讓她上學呢?”
吳大頭唉聲歎氣的默不作聲,一旁的小丫道:“馮叔叔,是我要嫁人的,我爸已經給我上了好幾年的學了,我……我已經滿足了……”
李天舒看了看吳小丫,顯然從吳小丫那清澈的眼神中,他能夠看得出吳小丫對於上學的渴望。
馮大林道:“小丫這孩子非常的能吃苦,而且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這一次中考是整個咱們城西區的第六名。隻可惜……”
李天舒問道:“小丫,你這麽小就嫁人了?今年多大了啊?”
吳大頭道:“這麽兄弟,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啊,小丫的媽媽去的早,我這個當爹的又沒有什麽本事……”
吳小丫連忙道:“我今年十六歲,叔叔,這也不能怪我爸爸,做女兒的不就是想讓爸爸生活的好一點嗎?嗬嗬”
李天舒道:“吳大頭,你是叫吳大頭吧?”
吳大頭笑著道:“村裏人都這麽叫,兄弟你也這麽叫吧,一看兄弟你就是斯文人,嗬嗬,我們是比不了的。”
李天舒拿起一個窩窩頭道:“農村生活是非常的艱苦,但是我覺得小丫的書還是要念下去的,這個年頭隻有知識才能夠改變命運。我相信隻要有足夠的知識,小丫以後一定會有出息的。”
馮大林道:“市長,這些道理其實大家都懂,要是我們這邊能夠出一個大學生的話,大家恐怕都能夠跟過年一樣。以前出過一個大學生,出去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村裏人都挺失望的,所以現在更多的人都覺得還是早點結婚生娃是最好的。”
李天舒道:“馮大林同誌,改變人的隻有思想,思想進步了,總體才能夠進步。到時候你結婚生娃之後未來的孩子怎麽辦?到時候沒有錢了豈不是還是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在這件事情上,你們村委一定要做好工作,不僅僅是吳小丫,村裏麵但凡是考上中學的,都必須要堅持上下去。”
吳大頭有些納悶道:“馮支書,這位是市長?啥市長啊?”
馮大林道:“這位是我們西青市的李天舒市長!”
吳大頭認為村支書已經是非常大的官了,要是見到什麽鎮長什麽的就了不得了,有一次鎮子裏麵的書記出來可是把他嚇壞了。
現在來了一個市長,市長是啥?整個西青市都歸人家管的啊,吳大頭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竟然是市長,這可把吳大頭嚇一跳,立馬站起來,不敢坐下了。
吳小丫也是有些擔心的看著李天舒,吳小丫還是知道市長的官有多大的,反正在吳小丫看來,市長就比省長小那麽一點點而已,是大官。
李天舒笑著道:“大林,你就不要提什麽市長不市長的了,市長也是百姓中的一員,並沒有什麽特殊的權力,我們是人民的公仆,是為人民服務的。”
馮大林道:“市長您說的是,不過這件事情恐怕不是很好辦,咱們全村考上中學的有十來位呢。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上了高中已經不屬於義務教育的範圍之內了……”
李天舒道:“我知道不屬於義務教育的範圍之內,不過對於這樣的家庭,我們還是要考慮和照顧到的。我相信這些都是暫時的,隨著經濟的發展,最終基本上都能夠上學。”
李天舒的話也是非常的自信,西青市不過就這麽多人,隨著他那麽多的項目上馬,西青市整體富裕起來實際上是很輕鬆的。
烏村經過剛才馮大林的介紹,李天舒已經了解了這個情況,烏村最大的資源是什麽?是石材!隻是這些石材的品質還沒有鑒定,不過李天舒看了看就知道這些石材的品質應該可以供應市場的需求,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烏村的發展,甚至整個這一片地區的發展都是可以利用起來的。
到時候采用集體分紅等形式,大家應該是可以慢慢的富裕起來的。
至於上學的問題,李天舒覺得想要改變整體落後的麵貌,就需要有一批人走出去,讓他們長見識,隻有長見識了,他們才能夠保持更高的生活品質。
隻有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才能夠在未來繼續堅持發展自身的經濟。西青市相比於很多地方,資源還是非常的豐富的,這個時候如果浪費豈不是可惜了?
李天舒現在在西青市是想要有一番作為的,不過最終還是要靠整體的發展,而不是所謂的引進的幾個項目就覺得是政績了。
中組部考察一個幹部,最主要的考察指標是整體有沒有富裕起來,否則像這些豪門大閥,隨便引進個十幾二十億的資金難不成就能夠升遷了?
不僅僅要會引進資金,還要能夠把引進的資金變成改變人民生活的一個保障,變成改變落後經濟的一個基石。
隻有這樣,最終才能夠在官場上特立獨行。李天舒為什麽不熱衷於權力鬥爭?其實一切的權力鬥爭不過是小道,真正的大道那是為人民做實事。
李天舒在這件事情上看的就非常的透徹,李家需要有權力鬥爭,但是也需要有這種正氣的從政方式。
李家第三代核心人物中,李天舒和李天雲可以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從政方式,李天舒的這種方式在前期看上去好像並不是很好,甚至有一些出風頭的嫌疑。
但是最終能夠取得高成就的,恐怕還是李天舒。因為李天舒從始至終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到一個地方就要發展一個地方的經濟,讓這個地方的人民能夠得到跟過的實惠。
鹽寧縣如此,恒梁市如此,現在西青市已然如此。
PS:七千字第一更,求花,第二更可能要晚一些。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