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黨委召開李天舒來了以後的第一次會議,這一次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歡迎李天舒的到來,和明確一下李天舒的分工情況。
黃偉忠接到了來自上層的指示,他明白了李天舒到來的一些變化,能夠讓中央領導直接打電話過來交待的人,黃偉忠還是第一次碰到。
在聯想到李天舒可能存在的深厚背景,黃偉忠也是暗自思索,當然了,領導並沒有太多的表示,就是說李天舒有衝勁,有魄力。
黃偉忠又一次的看向了李天舒的履曆,在李天舒的履曆中,每每李天舒獲得重大升遷的時刻基本上都是著眼於政績的時刻。
李天舒一路走來,目標和方向性非常的明確,就連黃偉忠也不得不佩服李天舒的眼光和前瞻性,因為一個人在政壇不可能這麽幸運,除非他有過人的眼光和驚人的魄力。
李天舒的幾次改革都能夠逆流而上,迎合中央意圖,說明了他在中央肯定有深厚的背景和關係,否則怎麽可能每次都這麽幸運呢?
這個實際上就是黃偉忠也很難明白,中央上層的爭鬥並不是他所能夠想象的,並不是他想象中的一團和氣,實際上暗藏刀鋒。
中央改革之前都沒有任何明確的信息說明中央要正式啟動改革,一切都需要你的眼光和魄力去賭,黃偉忠雖然在這方麵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但是整體卻並不受到任何的影響。
黃偉忠知道,既然領導打來了這個電話,那麽對於李天舒的安排就不能夠有絲毫的馬虎,而且黃偉忠心中還有些期待,要是教育製度的改革能夠在自己的手上成型,那也是一件美事。
黃偉忠這個人不喜歡錢財,卻在乎名聲,不過教育製度的改革是民生大事,每一次的改革都必須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他深知改革的難度非常的巨大。
而且他雖然是教育部部長,但是卻猶如無根浮萍一般,讓他自己也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這種感覺不知道應該說給誰聽,但是卻從內心深處能夠感受得到。
李天舒的到來會不會是一個契機?這個黃偉忠目前來看還真的是有些不得而知,但是他的期待同樣也是如此。
李天舒謙虛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一顆巨大的心髒,黃偉忠能夠感受到李天舒的那種自信,這種自信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許會有些褪色,不過李天舒依舊年輕。
教育部分設十九個司局,其組織架構之龐大,也是讓人感覺有些不可思議的,不過教育向來是國之根本,受到重視也是理所當然的。
目前教育黨委成員一共十一人,黃偉忠作為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在教育部中有著絕對的權威性,可以說李天舒沒有黃偉忠的支持,很難在教育部立足。
實際上這些教育部的黨委成員不僅僅在教育部有任職,更是各大院校的黨組書記,他們基本上都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人。
雖然也有一些從地方黨政機關調過來的人,但是他們的本職實際上還是以教育工作為主的。
教育部黨委會上,黃偉忠和李天舒還在辦公室裏麵,作為新來的人,李天舒是需要黃偉忠的帶領,來和大家認識一下的。
這些人在李天舒沒有來之前,也是竊竊私語,甚至有一些人已經開始研究起李天舒這個人來了。
“這個李天舒到底是什麽來頭啊?有沒有人知道啊?”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成員王麗娟笑著問道。
“嗬嗬,這我倒是不怎麽清楚,也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清楚的?”中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魯名山笑嗬嗬的問道。
林文淵,教育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他對李天舒倒是有一些熟悉,不過這個熟悉還是因為之前在京城認識了幾個人才知道的。
林文淵笑著道:“李天舒這個人我倒是聽說過……”,林文淵在這些人中排名是最末的,不過也是最為年輕的。
“哦?林助理知道?”副部長、黨組成員郝龍平嗬嗬一笑問道,顯然他有些詫異林文淵竟然認識李天舒。
林文淵笑著道:“各位領導,我也是聽說,並不知道是不是從屬於同一個人,嗬嗬。”
副部長、黨組成員李偉民笑著道:“林助理,既然知道咱們就說說看,也好讓我們有個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