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生意做的有些雜。”
薑兆鉞想了想,努力用薑雲瑤大概能理解的方式給她解釋。
“就那種倒買倒賣,什麽賺錢就做什麽營生,主要幹行商,穿梭各地運貨販貨,在不同的地方賣不同的東西。”
薑兆鉞擔心薑雲瑤不能理解,用了一種更加細致的解釋。
“比如從盛京購買上等的綾羅綢緞、珠寶首飾以及上等瓷器一類的東西,運到南方或是別的國家售賣。再從當地收購東西,帶回來售賣,如此反複。”
薑雲瑤聽懂了。
這大概就是一種類似於“二道販子”的經商模式。
不一定有具體固定的采購貨物的源頭,全看什麽貨物在什麽地方能賣的上好價,就會批量采購,然後運到需要的地方去賣。
如此一來,基本大多數時候都帶著貨物走在路上。
雖然辛苦了些,但能獲得的利益卻是巨大的。
從原產地按照合適價格購買的貨物,運到別的地方,隻要當地有市場,手上的貨物價格就能翻倍,甚至是翻很多倍的賣出去。
做這種生意的人,必須得膽大心細。
能及時察覺到市場的轉變,並能及時根據市場調整收購貨物的種類,並能保證所采購的貨物都能賣出好價,賺取大筆利潤。
除此之外,還要能吃苦。
長期帶著貨物在路上行走,為了時刻保護攜帶的貨物,風餐露宿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做這種生意,一向是機遇和危險並存。
不過了解了他們的經營模式後,薑雲瑤倒是來了興趣。
她的各種工坊都有想法,已經投入生產,或是正準備投入生產了。
她現在缺的是什麽?
不是錢也不是人,她缺的就是一個靠譜的,能幫她把貨物銷售出去的渠道啊!
而薑兆鉞的外祖父和舅舅們,做的就是這種行商的生意,更好符合她現在對銷售渠道的需求啊!
暫時還在設想階段,還沒有投入生產的工坊就不說了。
就說現在正在熱火朝天,加班加點運行的紡織坊裏出產的東西,在盛京還供不應求呢,運到外地,更是能大賺一筆。
而且薑雲瑤信任薑三夫人,還有薑兆鉞如此向著她,他的外祖父家也是完全能信任的生意合作夥伴。
別的不說,就說為了她想要的杜仲樹苗,薑三夫人給娘家寫封信過去。
那邊就放在心上,並用最快的速度收集到並親自運送去邊關這一點,就足以讓薑雲瑤牢記住他們的好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
薑兆鉞的外祖父家,嚴格來說也在親戚範圍內,有錢當然是先讓自家人賺啊!
薑雲瑤有了想法,但暫時還沒跟薑兆鉞說,而是把這件事記在了心裏,準備等日後有機會的話,再跟薑三夫人好好說上一說。
隻是他們不是京城人士,到時候想和對方談生意談合作的話,怕還得走一趟,親自登門以示誠意。
思及此處,薑雲瑤看著九堂兄愈發順眼了。
雖然九堂兄智商經常掉線,但是對她是真的好。
“最近的功課是不是太重了點?八堂兄九堂兄還撐得住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