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交通方便,還有冷鏈運輸。
想吃什麽水果,隨便一個水果店或是超市裏都能買到。
但是放在祁月國,交通運輸方麵落後不少。
身處北方,想要吃到南方盛產的水果,難上加難。
路途遙遠,有些不耐存放的水果很快就會衰敗腐爛,還沒等送到可能就全爛在路上了。
有些就算快馬加鞭能送到,路上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也不小。
無法隨時吃到想吃的,新鮮的水果,那就隻能另辟蹊徑了。
比如水果罐頭,就是薑雲瑤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
她得先去勘察一下,看這個生意她能不能做。
如果不合適的話,那就把這項生意交給外祖父家做也行。
左右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生意做成了,她日後身處北地,也能有源源不斷的各種口味的水果罐頭吃,也很不錯了。
現在整個祁月國上下,隻有她掌握了罐頭的密封方法。
這可是獨一份的生意,別的商戶是學不來的。
雖然聰明人到處都有,日後總有人能勘透其中奧秘,至少現在還是她獨一份的生意。
保證能在被別人發現並複製其中奧秘前,她就能借此密封手段先賺個盆滿缽滿。
他們是去走親戚的,是以這一路上也不需要著急趕路。
正值初秋,剛好還能欣賞一下沿途豐收盛景。
走的新修的官道,平整寬闊。
修路是大事,也是造福百姓的好事。
是以在皇帝有了全國大範圍修路的想法時,薑雲瑤又給他出了個提議。
國庫空虛的能跑馬,光靠著朝廷,這路還不知道得修個幾年才能徹底修成,四通八達。
世間多的是愛名聲的商戶富紳。
有薑雲瑤行事在前,帶動的整個祁月國的商戶地位無形中都上升了不少。
找個“托”……啊不,找個交好的商戶,主動認領一段官道的修整費用。
等對方認領的那截路修整完畢後,就在路邊立個碑,表明從哪段路到哪段路,總長多少裏,由誰誰誰出資籌建。
對皇帝來說,不過是他動動嘴皮子,讓負責修路的官員隨意在路邊立幾個碑的事兒。
但對這些商戶富紳來說,他們不差這點錢,卻能給自己帶來不小的聲望。
官道一旦修成,來往的商戶百姓都不少,路過偶爾看一眼碑上刻字……光是想一想那種場麵,就讓不少人激動不已,雙手捧著錢財都要主動認領,幫忙修路。
那盛世,簡直比幹什麽都積極。
皇帝也沒想到此事能如此解決,對薑雲瑤的欣賞又多了一層。
隻是偶爾他也會在私下裏感慨,可惜了薑雲瑤不是男子,無法考取功名入朝為官。
更重要的是,薑雲瑤本人也誌不在此。
比起當官為政,她更樂意做生意賺錢。
否則的話,朝堂之上有她有盛知衡,皇帝這位子不知道得坐得有多輕鬆。
薑雲瑤給皇帝出了不少主意,都是暗中寫信告知的。
此等功績,皇帝和他的一眾心腹心知肚明,卻無法明著因此而獎賞她。
於是皇帝就等著盛知衡回歸朝堂。
治水和挖掘運河修建堤壩的功績,就足以讓盛知衡的官位連升數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