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起的濃煙與戰場前線的硝煙融合於一體。
奇光異彩不知從何處來,照射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霧中。
光芒四處調整著,最後構建起一道菩薩像,菩薩左右跟著金童玉女,眼眸微微低垂,那半開的瞳孔帶著說不出來的神性與溫柔,手指把著的玉淨瓶插著柳條,另一端搭在手肘上。
金童玉女佑國祈天觀音,這是京城鎮國寺中常年受大幽人供奉的神像,同時是每個大幽人的信仰。
她的廟堂幾乎遍布大幽各個郡縣。
自小,大幽家庭若是發生什麼不順的事情,爹娘就會帶著孩子們一起前往祂的寺廟虔誠一拜,求平安,祛邪祟。
這尊觀音像,幾乎是刻在所有大幽百姓內心最深處的記憶。
祂的存在意味著平安,順遂,以及家庭。
是在這亂世之中所有百姓最原始的寄托。
當這一尊神像的虛影鋪天蓋地的出現在秦北郡的迷霧中時,無論是百姓還是秦北郡偽裝成中央軍的士兵,全都能模糊的看見。
刹那間,絕望的人們,麻木的人們,本要停止鮮活的心臟與思想都被點燃了一盞明燈。
躲在家中的,躲在廢墟的,緊緊抱住自家孩子的,蹲在自家丈夫妻子麵前的。
哭喊著爹娘的。
所有人在此刻,死灰複燃般抬頭注視著那觀音像。
“觀音……觀音顯靈了,觀音來救我們大家了。”
“祈求上天,拜托觀音娘娘,求求您……求求您救救我們。”
秦王養的私兵,即使再對他言聽計從,本質上體內也流淌著大幽的血液。
他們是秦王的兵,也是大幽的兵,更是大幽的百姓。
可無論他們是誰,他們都曾在自己父母親人,或者自身主導的情況下走進過金童玉女佑國祈天觀音的神廟裡祈福。
說沒有一點感情是不可能的。
“觀音像……”
他們做的事情,竟然連觀音都為之憤怒嗎?
他們聽從秦王的命令殘害自己的同胞,死後真的能得到神佛的原諒嗎?
生前死後的世界,真的容得下他們嗎?
秦王目睹了這一切,他心臟一個咯噔,立馬就意識到“他們”想要用什麼樣的計謀了。
於是在眾將士快要沉淪傷感之前,他猛地大喊:
“將士們!千萬不要被眼前的觀音像給迷惑了,這世上沒有觀音,更沒有神佛!這一切都隻是他們的障眼法罷了!”
“若世間真有神佛,為何當年饑荒不降雨?為何百姓受苦神佛不來相助?為何我等百姓總是受饑挨餓,生存於水深火熱之中?這一切不過都隻是皇帝的障眼法罷了!”
將士們剛剛開始動搖的內心逐漸又被拉扯了回去。
可就在這個時候,神像開了眼,她背後出現了無數盞燈火,一道,兩道……如同諸天之上的星辰,星星之火,似不滅的求生意誌。
那些將士身著白銀甲,手裡端著一盞油燈走出迷霧。
人們耳邊能夠清晰聽見一陣歌謠。
“孩兒乖,孩兒乖,娘親把你抱胸膛。”
“父兄前線佑國家,娘姐坐堂點明燈、”
“幽幽燭火照天明,我家夜窗常溫暖。”
“孩兒乖,孩兒乖,何時歸鄉把家還?”
“孩兒乖,孩兒乖,那兒就是我們家。”
這是大幽廣為流傳的一首童謠,是一位宮廷樂師在大幽開國紛亂時期所編著的一首歌,大幽境內家喻戶曉,是哺育大幽兒女長大的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