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退路。
也不想給自己留退路。
而且,林巧枝考慮過了。
與其等到半年、一年後,再突然提出她要提前畢業入廠,石破天驚遭到反對和推諉。
不如早早就說。
讓所有人都知道,她這樣努力,是為了提前畢業進廠。
讓所有人都看到,她不斷進步的技術,而且是比彆人快許多的進步,她就是有資格、有實力。
她要這個工作來得堂堂正正,無可指摘。
早點知道,該議論的議論過了,該驚訝的驚訝過了。
真等到那時候。
她提前畢業入廠這事,或許就變得“理所應當”了,而不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不知哪一浪會猝不及防把人衝倒。
林巧枝是認真想的,也是這麼說的。
“什麼?”王柏強一臉不可思議,簡直像是在腦門上寫著“我耳朵出問題了”這幾個大字。
林巧枝認真,再次道:“我說,我想找您了解一下,咱們廠技術學校提前畢業入廠的細則,具體有哪些要求?前些年留下的那一版還算數嗎?”
這是有先例的。
不過是早些年的事了,路工從北方帶來了拖拉機技術,親手打造了一套模具,帶出了一批學徒,至此填補了南方農業無“鐵牛”的空白。
那時瘋狂到什麼程度?
南方各地的村乾部和大隊公社,全都托關係、找熟人要買紅旗鐵牛55拖拉機,江城的招待所擠滿了各地蜂擁而來的人。
國家的生產任務來得急、來得重,各地都在催。廠裡急需要技術人才,廠長和路工親自定下了這條規定,以激勵學生加緊提升技術,早日投入生產。
隻是近些年。
倒沒有人再提前畢業了。
王柏強盯著眼前的女孩看了一會兒,好半晌,才緩緩地說,語氣很是不解:“你怎麼會突然想要提前畢業?”
發現林巧枝可能真這麼想,他眉頭就皺起來:“這可是打基礎最重要的三年,學習機械原理,一點點打磨技術,學校裡還有老師指點。進了廠工作,可就沒有這麼這麼好的環境了。”
王柏強不是很認同,這行是糊弄不來的,你技術沒學紮實,裝配出來的東西就差,到農民兄弟手上就容易出問題,出故障!
既耽誤農業生產,又敗壞紅旗廠的名譽。
林巧枝不怵他皺眉冷臉。王柏強脾氣不好,對技術較真,最討厭人糊弄對待工件。
這都是出了名的。
要不路工也不會點名讓他來監督廠技術學校鉗工這塊的工作。
林巧枝理由也是現成的。
她神采奕奕道:“當然是為了早日投身於新中國偉大的工業複興!”這是當年寫在規定前的原話。
王柏強笑了一下。
林巧枝看他笑,也笑:“您可彆笑我,王工您有聽過咱們廠辦的宣講嗎?”
“我聽那做什麼?”王柏強可不想聽彆人講他自己經曆過的廠史,不過他的表情倒是緩和了一些。
“我對其中一段印象非常深刻。”
林巧枝回憶道:
“廠辦的高乾事說,咱們新中國建國初期,重工業幾乎為零。美國的保時捷已經在路上飛奔,同一時間,我們卻連自己的一台拖拉機都造不出來。”
王柏強笑意斂了斂。
“現在短短十幾年時間,我們不僅自主獨立生產了好幾種型號的拖拉機,還有第一台發動機,卡車,汽油機、坦克履帶……一五計劃時期提出的工業目標我們超額完成!”
“為什麼我們能行?”
林巧枝即使是在為自己掙活路,語氣都不免透著自豪,“高乾事說,因為我們工人前赴後繼的投入工業建設,不斷追求過硬的技術,因為工業是民族的脊梁,我們得挺起來,否則還要挨打。”
而中國人,誰也不想再挨打了。
王柏強趕緊抬手:“行了行了。”搓了搓胳膊,聽得他雞皮疙瘩都要冒出來了。
他跟這知識青年較什麼勁兒?
還是才中考完的知識青年,這小詞兒,一套一套的。
“前些年那一版肯定是不能用了。”王柏強先說結論。
廠裡技術標準,這兩年都提升了不少。
哪裡還能用前頭那些年定製的標準,“當年那是沒辦法,實在缺人。”
林巧枝並不灰心,她本就沒想為了早早進廠,糊弄技術,基礎沒打好、甚至一塌糊塗隻求表麵光,那是自絕前路。
她追問:“那現在要求要達到什麼標準?您儘管提,這學校基礎打得好不好,技術打磨得如何,不都可以通過這些體現出來?”
她一臉“您操心的都不是問題”“儘管劃下道來”的表情。
王柏強:“……”
這家屬院傳言還真沒錯,是個膽子大、性子強的野丫頭。
“行,我給你說說。”王柏強想通了,與其費那口舌去勸正熱血的知識青年,不如乾脆擺點技術出來,曉得難了,自然就知難而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