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韓信隱瞞不報時,青玉案把處理掉韓信後如何配合指導員平息軍隊動蕩的預案都做了三套,結果秦二給的旨意是不用管他。】
【聯係韓信的人都被秦二殺完了,韓信還不知道自己在死線上被撈了一回。】
【秦二甚至還將此事封存,百年之後世人才知道兵仙乾過這種蠢事。】
【她是真寵兵仙!】
【主要不封存的話,秦二也很難跟臣民解釋她為什麼放著韓信不管啊。】
【腹黑女帝x懵懂兵仙!嗑到了!】
【為防止有人真把秦二當成戀愛腦:不反不告事件發生在殿前討封半年後,之間兩人沒見過麵,此時依舊隻是君臣。】
青玉案應該是燎原二營獨立出來後的新名字,來源於詞牌名。
嬴雲曼覺得自己一世英名真就要毀於一旦。
論壇雖然有人在幫她解釋,但沒解釋到點子上,完全就是在愈描愈黑。
她不殺韓信,是因為殺他弊大於利。
她不信韓信會反,是因為他反不了——青玉案做的預案是如何平息軍隊的動蕩,而不是如何處理韓信,就足以說明韓信的命捏在她手裡。
好在她爹肯定能看出後者,沒再拿“私情”說事。
………
隻圖溫飽的黔首們在知道秦二的作為後,都已經沒有反秦的心思。
但目標是權勢與地位的那部分人,卻在看到秦二對韓信的一再容忍時覺得她果然是個女人,婦人之仁軟弱可欺。
甚至覺得不管能不能成功,先造反,大不了失敗了再降秦,說不定還能像項羽劉邦那樣得到秦二的重用。
結果緊接著就看到“殺完了”三字。
或許秦二的容忍隻針對“反秦封神榜”上的129人。
而對其他人,下手之狠辣恐怕不遜於始皇帝。
反秦“義士”們被這盆冷水澆得透心涼。
誰也不敢保證自己名列其中。
………
陳平不信秦二會耽於私情。
看到青玉案的預案時不由得會心一笑,果然如他所料。
任何改革都會觸及他人利益,何況是軍功爵製這種根植於大秦一統之前的製度,必然會引發劇烈反撲。
秦二是從何時開始算計、才讓那些人急不可耐地冒著身死族滅的危險去聯係韓信?
是改製的開始?
是取消韓信的封侯儀式?
是沉默的十息間?
還是韓信毫無阻礙地擅自離軍前往鹹陽直入朝會?
或者更早?
………
嬴陽滋已經開始後悔當時沒及時後退——
不然她就可以和侍女一起討論女帝和兵仙了!
現在坐在這雖然能看到“女帝”本人,但這個妹妹一直都沒什麼表情,仿佛隻是在看彆人的故事。
嬴陽滋當然知道這是寵辱不驚,阿父也是這樣的帝王。
她從未想過女人可以這樣“寵”一個男人。
好想找人說話!
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感覺好激動!
………
韓信當然看得出“處理掉韓信後如何配合指導員平息軍隊動蕩”這段話意味著什麼。
還有那盯著他的青玉案。
秦二的信任源於對他的掌控。
韓信本該大怒,可想到擅自離軍、殿前討封、不反不告這些都是他做得出來的事情,卻是底氣不足。
【秦二放過韓信,是真信他不會反。】
【《蒹葭自傳》第15章,蒹葭得知韓信討封後非常憤怒,建議秦二在收複南越和巴蜀後找個借口殺了韓信。】
【不愧是秦二教出來的狠人,先過河再拆橋!】
【秦二回答蜚鳥儘良弓藏的前提是鳥儘,不能隻看到大秦境內的鳥,境外的鳥還有很多。】
【我都要不認識鳥這個字了。】
【蒹葭就說良弓也有很多,像韓信這種恃功而驕的人,獲得的功勞越多就會越驕縱,遲早有一天會謀反。】
【於是就有了以下的對話:】
【“如果鹹陽被圍,韓信會要求我給他封王,他才會前來援救。”】
【“這樣的人難道不應該被處死嗎?”】
【“但韓信不會是圍攻鹹陽的人。”】
【很多漫星黨都覺得這段對話不好嗑,顯得兩人之間隻有利益。但我覺得這段話恰恰說明秦二信任韓信,至少信他不會反。】
【這信任程度是不是太低了?】
【不低!彆忘了秦二信“性本惡”啊,在她眼裡其他人不反隻是沒機會反,唯獨兵仙是有機會也不會反!】
蒹葭正抱著竹簡在衛尉軍的護送下前往章台宮。
不好!
她把公主未來的夫婿得罪了!
不過驚慌的時間不長,蒹葭又高昂起頭。
韓信也得聽從公主的命令,她隻要求求公主,讓公主不準韓信報複她就好了!
………
不,和蒹葭的對話大概率是惡趣味上頭。
嬴雲曼可太清楚自己是什麼人了。
挾製稱王是韓信“做過”的事,她拿這個說事就是在逗蒹葭玩。
另外蒹葭是三個宮女中最不懂掩藏情緒的人,她若是不打消蒹葭想殺韓信的念頭,指不定哪天就讓韓信給看出來了。
性本惡也不是這麼用的——人性自私,但會被環境和教育所影響。
曆史上的韓信有機會造反、卻因知恩而不反,這不能說明在新的環境中韓信依舊不會反。
不過天幕造成誤導也好,應該能抵消不少韓信發現生死不由己控的怒氣值。
多疑帝王僅有的信任,嘖,換她也得迷糊一陣。
嬴政這才發現秦二和扶蘇是兩個極端,一個極端多疑,一個極端盲從。
都是為君大忌。
所幸秦二雖然生性多疑,卻是通過“青玉案”這類方式來加強製約,不會妨礙軍國大事。
………
“有機會造反還不反,愚不可及!”
項羽忘掉之前的判斷出錯,改成嘲諷韓信的鼠目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