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霓虹物語1980(3)_泡沫時代東京文豪_线上阅读小说网 

3 霓虹物語1980(3)(1 / 1)

“歡迎光臨!”

林千秋一走進圍棋會所,左手邊櫃台後就有一個男聲響起。林千秋轉頭看過去,估計他是會所老板的兒子——看年紀和自己差不多,如果說是中學生打零工,不是不可以。但以此時的風氣,更可能是給家裡幫忙的孩子,而不是雇的工。

原本他應該在看漫畫,林千秋看到了新出的《少年jump》被反扣在了櫃台上,封麵上畫的是‘阿拉蕾’(出自漫畫《Slump博士》,當然,華夏人更熟悉的譯名是《阿拉蕾》、《IQ博士》)。

這對林千秋來說是個再熟悉不過的動漫形象,但和這輩子無關,她是上輩子看過國內引進的動畫版,那時候還翻譯作《怪博士與機器娃娃》。

這部日後極為知名的漫畫作品是今年才開始連載的,作者鳥山明會在1984年完結她,然後又馬不停蹄地創作了自己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七龍珠》——這當然是以後才會發生的事,不過現在《Slump博士》已經很火了。

看店的少年是圍棋會所老板的兒子,看到林千秋看過來,一下就臉紅了。

“下午好。”林千秋打了個招呼,視線移動到對方背後,看到了上麵標明的收費標準。這裡應該是有入場費的,付了之後就一整天可以呆在這裡了,還有免費茶水。

本來看到收錢,林千秋就要出去的。她之所以會被圍棋會所吸引,並不是受啟發,覺得這裡麵有賺錢的靈感。她隻是回憶起了上輩子的事——上輩子她爸爸就是職業棋手,隻不過是職業棋手裡的底層,談不到拿獎、征戰職業聯賽什麼的,是靠開圍棋興趣班為生的。

林千秋因為‘家學淵源’的原因從小學圍棋,也算有點兒天賦,還做過‘衝段少年’。不過運氣不好,幾次老師都說她有入段的實力,但最後都衝段失敗。到了高二的時候,她終於是放棄了圍棋的道路。

表麵上,放棄是因為自己天賦不夠,為現實的未來考慮,早點兒放棄也好。實際是她越來越發現自己沒那麼喜歡圍棋,至少不足以支撐她走上職業圍棋路——職業圍棋的勝負世界是很殘酷的,精進棋力的路也是自我拷問的路,如果不是打算成為職業棋手後就混日子,就需要極大的熱愛去支撐。

不過就在她猶豫要不要說聲‘對不起’出去時,她看到了櫃台後的另一張手繪海報,說的是這家圍棋會所每周六有棋賽的事。最近一次是7月19日,也就是後天。這種圍棋會所自己舉辦的比賽,基本上就是常來的周邊棋友參加,但就算是這樣的比賽,那也是有獎金的。

林千秋有點心動了,賺大錢的事先放一邊,參加周末比賽賺個零花錢也不錯啊——她絲毫沒有欺負人的自覺,反正上輩子也沒有衝段成功,算上兩輩子她都隻是業餘棋手,和業餘棋手比賽很合理啊。

她也不擔心自己會輸,雖然上輩子放棄衝段後就不怎麼漲棋了,但日常會和差不多水平的對手下網棋。這樣既保持了棋感,又沒有錯過之後AI時代的一些圍棋進步...如果這樣的她在八十年代還贏不了一場小圍棋會所的比賽,那她上輩子也是白下棋了。

當然,想是這麼想,先了解一下此時的圍棋還是很有必要的。她上輩子學棋的時候,恐怕有些規則都和現在不同了(考慮到還有中日國彆的不同,這是絕對的)。而且就算有的不同她聽人說過,也沒往心裡去,所以還是得再了解。

因此她話到嘴邊就變成了:“哦,現在可以進去下棋嗎?多少錢?”

“啊,可、可以。”看店的少年又看了林千秋一下:“那個,我們圍棋會所很少有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來呢,算你半價吧,210円。”

210円都是半價,那正常就是420円,算是挺貴的了。所以林千秋剛剛才會想要走...420円的話,她就想到這能買一兜子冰棒回去慢慢吃,能去洋派咖啡廳消費一次(這時候時興吃巧克力、咖啡這些東西,裝修是異國情調的那類店普遍不便宜),不然像是桌上那冊又厚又大的《少年jump》也隻需要150円......

“半價嗎?我14歲哦,超過12歲了,也可以半價嗎?”林千秋確認道。一般給小孩半價的場所,12歲都是一條線。

“啊,可以的,來下棋的基本都是一些大叔老伯,這裡的14歲和12歲沒什麼差彆的。”看店的少年非常確定地說。

“那就好,這,給您錢。”林千秋說著從小錢包裡拿出了4個50円的和一個10円的硬幣。

收錢之後還做了一個登記,大概就是姓名和棋力之類。林千秋這輩子也沒拿過業餘的段位證書,不知道怎麼寫,就問:“我隻和朋友下過,棋力還不錯,但沒有拿過證書,棋力怎麼寫呢?”

看店少年嫻熟地說:“業餘五段以下隨便寫一個就好了。”

說完他還給林千秋解釋,原來此時日本的業餘段位證書都是由棋院頒發的,業餘五段以下(含業餘五段)都很寬鬆。基本上隻要寄幾張能表現自己水平的對局棋譜給棋院的‘專家’評判,附上費用,就能拿到相應段位的證書了...發證書本身也是棋院的一大財源。

可想而知,就算棋院的‘專家’靠譜,對於想要拿證書的人,可操作空間也是很大的。不過業餘五段以上就是另一回事了,往往有大型比賽經曆和勝率等方麵的要求。

因此以業餘五段以下的‘水分’很大,她哪怕水平不高,寫個業餘五段也沒有欺詐的嫌疑。

那既然是這樣,林千秋也就不客氣了,本著還是儘量不要‘欺詐’的樸素想法,她登記的是業餘五段——嗯,不管怎麼說,上輩子那種運氣好就能衝段成功的實力,八十年代適應一下這時候的圍棋規則,打高級彆職業賽都夠了,業餘段位不是隨便?

做好了登記後,林千秋選擇先看棋...怎麼說呢,不愧是八十年代初,這時候的日本圍棋獨步天下。這種強不隻是體現在職業棋手的國際排名上,也體現在國內擁有大量的圍棋人口。所以哪怕隻是一間普通的圍棋會所裡,棋手的普遍水平也不錯。

看得出來都是背過定式,下過幾年棋的...至少能中規中矩‘鋪地板’了。

但也就是這樣了,基本上都是林千秋一掃而過就能看穿的棋路——之所以這樣,除了因為林千秋是後來者,能高屋建瓴地看這個時代的圍棋外,還因為日本圍棋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彆在意‘棋型’。

雖然大家總說日本棋壇巔峰的‘六超’中,大竹英雄是‘美學棋士’‘美形大竹’,尤其講究棋局排布的高低搭配、棋型優美。他會認為如果一盤圍棋棋型不美,即使贏了也無意義,隻會玷汙棋譜。

但和他同時代的頂級棋手,或多或少都有這個傾向。哪怕是棋局相對‘質樸務實’的,也隻是相對而已。

而‘上行下效’,結果就是等而下之的職業棋士、業餘愛好者都學這種圍棋。

水平高的職業棋士不好說,反正這種普通業餘愛好者追求棋型優美,在林千秋看來就是規矩到了刻板的程度。因為基本是照著定式和棋譜來的,真是一眼看穿棋路。說不定林千秋猜他們下一手的速度,比他們自己放棋子還更快呢!

不過,這個時候日本圍棋的規則還真有些不同,像是最重要的‘貼目’(圍棋開局猜先後,會由猜中的人執黑先行,這個先手是有優勢的,為了拉平這個優勢,就會貼目),日本十九世紀初就開始了,最初是貼3目,後來變成4目、4.5目。直到幾年前,貼目又提升到了5.5目。

這其實依舊對白棋不公平,所以日後貼目還會增加,日韓會增加到6目半,華夏則更進一步,到了7目半。這等於是說,棋局才開始,黑棋就輸白棋6目半或7目半了。

其實按照阿爾法狗的計算中,7目半是相對公平的,不過堅持6目半也有其道理。因為人腦畢竟不是AI,很難絕對把握住先手優勢,先手7目半的優勢不見得能體現在棋局上。事實上,就算是高水平的職業賽,也很少有人能將接近7目半的先手優勢完全變現。

林千秋一邊看棋,一邊回憶自己所知的這年頭的圍棋規則,兩相印證——其實這還算好的,圍棋規則本來就不多,有差異的地方更少。相比之下,這個時代,很多老的圍棋定式才真的叫林千秋有兩眼一抹黑的生疏感。

一時間她都不確定是她有問題,還是下出那些定式的人有問題了......

怎麼說呢,雖然林千秋不是AI圍棋時代成長起來的棋手,事實上她放棄職業棋手的路時,圍棋才開始‘AI化’。但就算是她之前學棋的時候,那也是2000年以後了,那時圍棋和八十年代對比也有很大變化。

很多八十年代流行的下法,可能在她學棋的時候已經被淘汰了。就算在一些老棋譜裡見過,也不會太用心,這時候就有一種不認識的美感——這種‘不認識’帶來的結果,就好比是數學證明題,沒辦法直接‘由此可知’,得從頭證明。

而眾所周知,基礎的東西從頭證明也可以是很複雜的。

就在林千秋心裡因為這個原因貓貓頭流淚的時候,忽然注意到了一邊居然有人在下彩棋——簡單來說,就是有人賭棋!


最新小说: 八零小作精,換嫁大院就躺贏! 萬神鼎 重生八零,帶崽離婚再高嫁 死期將至,我離婚你還發瘋? 穿成替身女配,禁欲大佬瘋狂淪陷 侯爺彆跪了,夫人已改嫁 末世:收女仆,從高傲鄰妻開始 反派:主角,你缺個結拜兄弟! 重回86:從爆肝基礎技能開始漁獵東北 長公主今日馴服蕭督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