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尚書語出驚人。
“這些銀子,都是李秉直接手的。”
“是誰接應的他,下官不知,隻知道,是他把銀子運出京城。”
胡尚書回想當初的事,恍如隔世:“李秉直深厚皇上信任,一向以孤臣自居。
下官以為,他能辦有這麽大筆銀子有關的事,必定不是小事。”
“既是如此得皇上信任,前太子給了他什麽好處?
又怎麽會答應前太子倉促造反?下官猜不出。”胡尚書一頓,“何況,前太子那日是什麽狀態,大家都瞧見了。”
言外之外,跟著一個沒有勝算的前太子,而且還是明顯沒什麽前途,連命都快保不住的,有什麽將來可言?
李秉直能在皇帝身邊多年,豈能是簡單的人物?這點厲害關係看不清?
前太子即便僥幸成功,又能許給他什麽位置?
他做不得文官丞相,最多就是個武職。
武職的話,有封天極和封天徹,還有國公等一眾老臣,他能幹什麽?
去邊關更是不可能。
“你的意思是……”封天極眉頭微皺眉。
南昭雪也暗暗心驚,之前他們隻是和李秉直不和,又覺得他與什麽靈蛇黨有關,所以,才與他有過幾次衝突。
也先入為主地以為,他與前太子之間,勾打連環。
後來的前太子造反,李秉直也身在其中,他們也就直接這麽認定。
反正,人都死了,也沒必要再深究。
但現在看來,是他們想得太簡單,太想當然了。
胡尚書身子微微前傾:“下官的意思是,李秉直並不是真的謀反。
隻是借這個機會,讓皇上以這個理由,或者利用這個時機,遣他離開京城。”
南昭雪詫異:“去哪?”
胡尚書緩緩搖頭:“這下官不知,但下官覺得,這個猜測是正確的。”
“年終尾宴上,他與下官喝過一杯酒,似乎有些感慨,還有一種……”胡尚書摸著胡子,想著合適的詞,“大鵬即將展翅的豪壯感。”
年科尾宴上,大家還有興致喝酒的時候,那是在太子和太子妃被揭發之前。
封天極若有所思:“他是父皇的禁軍統領,要想出京辦事,也不是什麽難事。
難的是,他如果長期不回來,以後要如何向其它人解釋他的去處。”
胡尚書讚同:“王爺所言極是。”
“正好此時,前太子起兵造反,他便順勢而來,等到前太子被拿下,叛亂被平,他也被拿下,在處置他的時候或是發配,或是如何,都是由父皇說了算。”
“他就可以借著這個機會,離開京城,明正言順地離開所有人的視線。”
“不錯。”
“但他被本王殺了。”
胡尚書:“……不錯。”
南昭雪:“……”
難怪封天極沒有得到任何獎賞,連明麵上的都沒有,珍貴妃也沒因引沾到半點光。
按說這樣大的功勞,總該賞點什麽。
原來,竟然有這樣的隱情。
封天極目光掠過賬本:“胡尚書的意思是,父皇讓李秉直去辦的事,與此事有關?”
“下官私下如此猜測,並無實證,還需要王爺查證定奪。”
封天極沉默片刻:“看日期,下一次要錢的時候,應該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