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宮女人也各自暗暗思量。
有的人滿意自己的位份,也有不滿意的,還有嫉妒顧七七被封為貴妃的。
李氏就是其中翹楚,手中帕子都要被她掐爛了。
如今進了宮,人多眼雜,她也不傻,不敢直接口出狂逛言的造次。
隻敢偷著跟嬤嬤抱怨:“狐媚子瓜爾佳氏,也不知道使了什麼狐媚子手段哄的皇上團團轉。
她是生了兩個兒子,可我生了三兒一女呀?我兒弘時現在還是長子呢,憑什麼我就不能封為貴妃,氣死我了。”
嬤嬤像個木頭人一樣,不吱一聲,也不敢發表任何意見。
她是真的怕,之前還在潛邸,現在可是宮裡。
她可不敢膽子長毛的胡亂編排皇上和貴妃,嫌腦袋長的太結實嗎?
年妃無喜無悲的坐在窗前不知想些什麼,遠遠望去好似一幅畫。
對了,這次位份安排還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鈕祜祿氏。
她和耿氏一樣都被封為嬪:熹嬪。
耿氏依舊是裕嬪。
李氏因潛邸側福晉身份,進宮就被封為齊妃。
大體是按照潛邸位份走的,然後就是看子女情況賜封號,就屬顧七七特殊。
從前大家都知道瓜爾佳氏很得四爺寵愛,年年出巡都帶在身邊,卻沒想到如此受寵,大家紛紛猜測是不是因為弘昭阿哥的原因。
顧七七卻不在意什麼。
現在進宮了,很多事情沒那麼方便了,先苟兩年吧,等四爺前朝穩定,她就可以接著浪了。
本來康熙明旨傳位給四爺,朝堂應該很穩定才對,實則不然。
四爺的那些個兄弟個個都不服,又找出其它借口搞事情。
皇權鬥爭真的很複雜、血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康熙確實會教育兒子,個個人中龍鳳,個個都覺得自己能成為一個好皇帝。
顧七七真的想噴他們一臉,太自以為是了,都以為自己是錘子,實則都是錘子下麵的鐵餅罷了。
遠的不說,就跳的最高的八爺,顧七七看他就覺這個人成不了皇帝。
就算僥天之幸,坐上了皇位,也是一個傀儡皇帝。
用腳趾頭想都知道,花錢買的支持者能有多真心,那麼多人都喜歡你當皇帝是為啥,當然是因為你好挾製嘍。
在你手下乾活肯定比在四爺這個吹毛求疵的人手下乾活舒坦。
不然為啥,真以為你好看。
這麼淺顯道理八爺肯定也明白,不過是抱著僥幸心理罷了。
想著自己登上帝位後一定能鏟除這些試圖挾製他的人,顧七七隻能嗬嗬了。
靠收集投靠者的把柄治理國家,算什麼本事。
就這,還敢跟她家四爺比,不自量力。
不過四爺提前知道答案,手段更加隱晦而有力,儘量不引起太大的朝堂震蕩。
四爺坐在皇位上向下看,這開卷的滋味真好,他知道所有人的結局,包括他自己的,甚至整個大清朝的。
再回頭看這些兄弟大臣的小動作都有點想笑,突然也沒那麼介意了,都給他往死裡打工吧,也算廢物利用為國捐軀了。
前臣兄弟該封的都封過了,四爺也要開始辦正事了。
他從曆史中得知自己的武功評分很低,也醒悟過來。
外行指導內行要不得,不能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般的蠻乾。
專業的事情還得交給專業的人,唯有深耕領域者,方能洞悉其中門道。
術業有專攻。
於是大封了嶽鐘祺。
他還計劃過兩年把他大哥也放出來,老十四先晾晾磨磨性子,能磨出來就用,實在不行就圈了吧,不差他一個能打仗的。
不過首先得搞活經濟,有錢、有糧才能打仗呀。
好在登基前的九年一點沒浪費,能做的準備早就做好了。
顧七七在後宮聽到雍正第一次大朝會傳來的好消息就是:“天佑大清,攻克天花。”
為了將這個好消息傳遍大清,雍正帝決定由朝廷出麵辦報紙:物美價廉,消息全麵,權威真實。
勢必讓整個大清的每一個子民都知道這個好消息,並且全民接種,爭取在大清也早日消滅天花。
為了取信天下,雍正決定由他的小兒子弘旭阿哥率先在‘大祈殿’前公開接種。
原因是他的弘昭阿哥已經接種完畢,隻是沒公開。
‘大祈殿’其實就是後來的‘祈年殿’,這個名字是乾隆十六年後改的。
這下子整個大清都轟動了。
也就大清還沒有熱搜榜的說法,否則此條消息非得墜個大紅‘爆字’。
四爺提前跟顧七七商量過此事,她是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