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沈楠問出大奉如何似漢末後。
張角緩緩拿起一份卷宗說道:“此卷宗是戶部去年關於幽州軍餉的財報,大奉一年財政收入也不過隻是兩億三千萬兩,然而幽州遼東的一年軍餉支出便已是八千四百萬兩,算下來一個月便是八百四十萬兩的支出,這是何等駭然的支出?”
大奉境內的軍隊一共也就是五百萬的數量。
幽州駐紮軍隊數量明麵上就已是達到驚人的兩百萬。
而且這兩百萬還是皆為精銳!
何為精銳?!
在大奉可不是單純能打,而是修煉武道之人方為精銳。
也就是說在幽州地界這兩百萬精銳軍隊最次也是九品層次!
這是什麼概念?!
要知道但凡修煉武道前期必是要以大肉滋補,尋常人家若非是年入數十兩的收入,根本養不起一個修行武道之人,所謂窮文富武就是如此了。
按照一個九品武夫的每日肉補而言,一年在大肉上所花費的銀兩最少是三十兩,如果這麼算的話,幽州兩百萬精銳一年才花費八千萬兩的確算少。
畢竟軍隊可不止是糧草消耗。
還有各種的軍備器械以及戰馬損耗。
這些才是真正大頭!
但真正的算法肯定不能這麼算的,正常一年三十兩白銀的大肉供養,那是用來衝武道境界的,如果隻是單純維持境界,以九品、八品層次的武夫而言,一年最多也就花費幾兩碎銀就夠了,更何況還有清和宮提供的氣血丸供養,能夠省不少錢。
因而太祖時期所定的軍餉是一年五兩,精銳則為十兩軍餉。
這種標準一直到如今也不過隻是提到了七兩跟十五兩的區彆。
就這種標準也已是極高了。
而算到這個時候就牽扯到一個致命問題。
如果大奉在幽州真練出了兩百萬修煉入品的精銳軍隊,蠻莽妖族如何能夠將每年都南下入侵幽州,偏生幽州還沒什麼反抗之力,經常能夠聽聞某某城池無力抗衡被蠻莽妖族攻陷掠奪?這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這種級彆的軍隊彆說守住幽州,就算是將蠻莽妖族祖庭踏平又有何難?
而之所以出現跟花費截然不同的效果。
便是因為空餉了!
這裡的空餉可不單單是幽州那些將領的事情,更多還是各地經手官員的貪汙問題,八千四百萬兩白銀真正送到幽州手裡的能有多少?恐怕連三成都沒有!
就這點錢還得是看在鎮北王沈獄的麵子上!
這就是如今大奉的處境,也是為何張角說大奉似漢末那般。
因為大奉內部的各方勢力已經肆無忌憚到了一定程度!
這點其實從禦馬監就能看出來。
身為君王的親信宦官都肆無忌憚到了這種地步。
地方的官員又能多好?
沈楠眉頭緊皺:“大奉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他這般問話並非是質疑張角,也不是清澈愚蠢的不相信。
而是想要找出原因。
漢末是因為世家,大奉又是因為什麼?
張角緩緩吐出四個字:“國情如此!”
國情如此!!
這四個字乍一聽有些離譜。
但隻要想想前世的宋朝就能知曉一二,在宋朝可是有一些特有的國情,那就是但凡士兵出征必要臨陣拿賞銀,銀子不夠絕不賣命,這點根子上還是昔日宋太祖定下的重文輕武以及昔日五代時期流傳下來的傳統。
大奉又是如何呢?
則是因為仙武世界的緣故。
昔日大奉太祖建立大奉的時候,為了拉攏那些各方勢力的掌教、首領可是許諾出了不少東西,亦是允許九州各自為政,這也就使得每一州的情況都極為複雜,再加上八百多年的時間過去,這些地方勢力已是發展到了一種極致。
雁過拔毛、隨意貪汙,這就是大奉的國情!
所謂的春秋鼎盛。
也不過隻是大奉的國力太強,天下除去蠻莽妖族外再無任何王朝!
在沒有其他王朝威脅的情況之下。
大奉這些官員可謂是過的極為舒坦,更是一代代傳承下來。
以他們的人脈跟底蘊。
就算是這般肆無忌憚的貪汙,大奉君王又敢說什麼?!
“好一個國情如此!”
沈楠冷笑起來:“朕未曾登基之時以為最大的敵人的陳太後,而後又以為敵人是道家、法家、佛門、儒家這些人,如今看來最大的敵人卻是大奉本身啊!”
各地官員、各地豪強、各地鎮守的高手。
這些人就是組成大奉的根基。
恰恰也是這些根基導致如今的大奉愈發走向滅亡。
就這種情況當真也是棘手到了極致。
甚至給沈楠一種自己拿了劉協或是崇禎劇本的感覺,這簡直就是噩夢級開局。
也難怪二十年後。
元佑帝都想要跳崖了。
沈楠剛剛得到係統的時候還是有些疑惑的,他好歹也是穿越者,就算是未來的元佑帝沒有係統加持,但也不至於落得這般下場吧,但在了解大奉的國情後。
他就徹底明白元佑帝為何會落得那般下場。
若非沈楠如今有係統,若非他知曉未來。
恐怕按照沈楠最初那種準備安心躺平享受的心態。
他未來也必然跟元佑帝是一個下場!!!
張角亦是微微感慨,他也沒想到大奉的國情會到這一步了。
沈楠看向一側的李斯:“若以你之見,如果想要挽救大奉,當如何做?!”
在場之人。
隻有李斯有過執掌一國的經驗。
沈楠自是要詢問李斯一番,他亦是有些慶幸此次禮包開出了李斯。
若不然還真有些麻煩。
李斯略微沉思後就說道:“唯有一個辦法——裁軍!”
大奉的國情如此。
以沈楠目前的威望跟實力尚且不能正麵抗衡整個大奉。
他想要解決軍餉虧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