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誌是跟拓跋菩薩一同到景華殿的。
陳芝豹則是在護送沈楠抵達帝都後就前往武隆要塞。
訓練赤龍騎的時間極為緊湊。
陳芝豹自然不可能在帝都久留。
“兵部、吏部那邊有什麼說法?”
沈楠見到韓立誌兩人後,他隨口詢問道。
韓立誌作輯說道:“在楊閣老的安排之下,兵部、吏部對於陛下募兵擴充羽林、黑龍、玄鳥三衛的事情都沒有意見,並且兵部還送來了一批鎧甲到玄鳥衛,日後亦是有一批鎧甲會送到羽林衛,吏部已經安排人手去帝都周邊張榜募兵。”
“預計三日內,有關募兵的告示就會貼滿整個雍州。”
“除此之外,戶部亦是派人過去詢問可否需要協助。”
沈楠此前讓韓立誌、孫英、周林等人負責募兵的事情,但哪怕黑龍三衛是他的私兵,募兵也是需要兵部、吏部的協助,至於說戶部倒是沒什麼所需要的。
畢竟黑龍三衛的餉銀都是走內帑跟禦馬監的賬上。
根本沒有什麼戶部的事情。
如今戶部主動過來詢問,兵部、吏部亦是這般配合。
在沈楠看來這絕非單純是楊柯的功勞,更多還是此前城門前的威懾起了作用,陳芝豹所率領的赤龍騎以及清微道長略微展示的境界,讓這些朝堂官員知曉如今大奉到底是誰說了算,他輕笑著說道:“看來儒家內部當真是每個人都有心思啊。”
儒家一邊是奏疏瘋狂送過來,另一邊又是全力配合沈楠的募兵。
甚至就戶部那種表現都有些討好的感覺。
這並非是儒家的這些官員有多奇怪,而是儒家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儒家。
就算是張旭也無法徹底掌控龐大的儒家。
這種局勢對於沈楠而言自是好事,若是張旭這位內閣首輔當真是威望誇張,那麼對付起來還有些麻煩,就如今這種情況而言,張旭也隻能代表一小團人而已。
廣大官員還是有自己的上進心跟心思的。
沈楠看向韓生宣:“你去收集下帝都官員對於彈劾鎮北王的反應。”
韓生宣降臨的時間跟沈楠相差無幾。
這麼久的時間。
韓生宣可不僅僅隻是掌握司禮監、禦馬監那麼簡單,他更是將劉忠、張祜的勢力全盤接收下來,並且組建了一個獨屬於自己的情報網絡。
儘管這個情報網絡還不夠龐大、穩固,忠誠度亦是不夠高。
但收集一些簡單的情報還是足以的。
韓生宣躬身:“諾。”
他悄無聲息退下後。
沈楠則是看向一側的曹正淳:“川州鄭臨他們的調令,吏部安排下去了?”
昨日雨化田離開的時候。
沈楠就安排雨化田傳信給楊柯,讓楊柯的人給川州鄭臨、柳三妍一些好處。
既然今日募兵都這麼順利。
那麼想來鄭臨他們的事情應當有所結果。
曹正淳低頭稟報:“昨晚有關正林調任川府縣令的調令就已下達,柳三妍那邊則也是通告川州吏部官員配合,赤嶺守備雲舒這邊,則是劉忠在親自安排。”
“不出意外的話,最多三日時間,他們就能接到調令,抵達州府。”
沈楠微微頷首:“讓張角今日去的時候,再問天工院要幾枚耳聞珠。”
此前那幾枚耳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