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霧縹緲之際,道人騰雲駕霧而來。
人尚未至,那股縹緲仙意已然迎麵撲來。
如此近似謫仙的出場,自是引起清和宮所有道人的注意力。
大奉雖是說有十五境的說法,但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就算是十一境的道君已然是近乎傳聞之中的層次,更何況今日降臨的還是一位十三境的化神道君!
紫霄正殿前的五名紫衣道人皆是麵色恭敬而肅穆。
這些時日帝都所發生的時候。
清和宮的這些道人又如何不知曉,隻是清和宮一向是置身於事外的,哪怕是明崇帝時期,大奉崇道,清和宮這些人亦是沒有參與多少,也就是派遣一兩位十境天人入宮為供奉,替明崇帝煉丹而已。
因而帝都鬨的沸沸騰騰,他們也一直都是處於中立、旁觀的姿態。
可今日清微道長親身而來,恐怕有些事就由不得他們了。
長空之上。
清微道長亦是在俯瞰著眾人,哪怕以他在蜀山的見識,亦是不得不感慨清和宮的殿宇之宏偉大氣,尤其是其中那種道家香火、氣運亦是鼎盛的可怕。
“若說天工院是道人,不如說更是像鐵匠商賈。”
“清和宮反而當真有了幾分道家真人模樣。”
“隻是不知這個道家是高高在上的真人,還是心懷大義的道士?”
懷著這種心思。
清微道長身形一閃,便已消失在雲霧之中。
再度出現之時。
他已是立於五名紫衣道人的數步之外。
這般舉動讓清和宮的道人皆是一怔,他們在場之中既有一品陸地神仙,亦有道家十境的天人,可無論是誰都無法看清剛才清微道長是如何瞬間跨越數裡距離出現在他們麵前的,這般手段已是近似那傳聞之中的神通、仙術。
“貧道清微,奉陛下之令,特來清和宮傳旨。”
清微道長麵帶微笑說道。
隻是這般話語卻是讓在場道人再度一怔,什麼叫奉陛下之令,什麼又叫傳旨?
十三境的化神道君已然是超脫於世間之人。
這般近乎謫仙的存在。
卻已以一種臣子的姿態對待陛下?!
這讓不少道人都有些難以接受,他們清和宮的確是大奉的一份子沒錯,可不少人對於陛下、王朝可卻是沒有多少概念,他們更多的還是追尋那所謂的長生大道,往日也多是以真人的身份行走世間,而非是以大奉子民!
這也是清和宮跟道家地宗天工院的另一個不同。
或者說道家四宗各有不同。
地宗是最為接地氣的,無論是掌教清玄,還是其他的道宗弟子都沒什麼高高在上的心氣,反而是宛若商賈一般討價還價,又如同工匠一般努力煉製法器,親自揮錘來錘鍛兵刃,清和宮則是最為清貴,他們所煉製的丹藥,世間難求。
大奉需要鍛體丹、煉體丸來增強軍隊,達官貴族需要各種丹藥來填補虧空,或是延年益壽、增進修為,就連普通百姓亦是需要丹藥來治病、強身。
偌大的清和宮,往日所來皆是貴人。
他們又如何能認同清微道長對陛下的那種恭敬。
隻是清微道長十三境的修為容不得他們質疑什麼。
清和宮的掌教太和上前一步:“仙長來此,有失遠迎。”
“貧道太和,正是清和宮的掌教。”
“不知道長前來,是為陛下傳達何種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