瀧師以及張師。
這兩人皆為十二境儒家至聖。
除此之外,就是創立儒將體係的王舒為十二境儒家至聖。
亦是世人公認的儒家最強十二境。
至於說儒家到底有沒有十三境聖人,白鹿洞書院又有幾人,又都是誰。
以張旭的地位根本不夠資格知曉!
劉靜濤又言:“這位聖人當真是十三境的聖人?”
他是真無法相信王陽明能是一尊儒家聖人!
更無法理解陛下從哪裡找來這麼一尊閒野聖人!
彆說什麼周澤推薦的事情,這種話語也就是騙騙外人。
他們這些內閣之人誰人不知曉周澤的根底。
以周澤的能力莫說是儒家聖人,就連儒家十一境亞聖,他都不認識!
張旭眉頭蹙起:“不知。”
他也是真不知道,畢竟自從陛下登基以來,那身側的高手可以說是接連不斷的出現,從最初的道家十境天人張角到十一境兵家武神的拓跋菩薩,又到法家天人李斯,直至道家十三境的化神道君清微道長,誰能知曉陛下還有什麼底蘊。
有時候張旭都在想,陛下莫非是得到了什麼上古秘境。
這些人皆是從那上古秘境之中走出來的。
但無論如何猜想。
張旭都知曉一件事,那就是上書勸諫的事情得放一放了。
“讓下麵人都安分點。”
“待明日見過那尊聖人之後再說其他。”
若是這尊王陽明真是這麼一尊聖人,那麼儒家也隻能跟道家一樣。
暫避鋒芒!
最起碼在他們找到應對辦法之前隻能如此!
..........
次日正午時分。
一襲朱紅官袍的王陽明緩緩走入內閣的時候。
以張旭為首的內閣重臣皆是瞬間悚然起來,他們一個個表情肅穆的站起來,對著王陽明行儒家之禮:“吾等見過聖人。”
正如同清和宮掌教跟天工院掌教清玄那般反應。
無論清微道長是什麼來曆,可是當那十三境化神道君的修為展現後。
但凡道家之人便唯有恭敬的伺候著,稱之為仙長。
無論清微道長提出什麼要求,隻要不是太過分,皆要聽從。
道家這邊亦是如此。
無論王陽明是什麼來曆,可是當那儒家聖人獨有的氣機籠罩而來時。
哪怕是最為不安分的劉靜濤也隻能乖巧的宛若書童一般。
“諸位安好。”
王陽明並未有什麼咄咄逼人的姿態,他依舊是那副溫潤的神情:“往後吾等便是同朝為官,無須這般稱呼,叫我守仁便可。”
王守仁這才是他的本名。
隻是王陽明這般親和,張旭等人卻是不敢有絲毫不尊。
他們一個個皆是恭敬稱呼:“陽明先生。”
這種稱呼已是他們能夠做到的極限。
王陽明見此也隻是溫和的笑了笑,而後他便從容的走到原本屬於周澤的位置。
這位尚在川州努力的內閣大學士周澤已是被迫告老。
他坐下後也不多說什麼,隻是默默的查閱卷宗。
但就這般溫和姿態卻是帶給張旭等人極大的壓力。
他們處理政務的時候都有些恍惚,甚至犯了不少低級失誤。
這種狀態一直維持到內閣放衙後。
張旭等人方才回過神來,他們一個個神情迷茫的走出內閣。
他們何德何能能夠跟一尊聖人同朝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