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我可以!”
“我也可以!我認識一些草藥!”
“店家,您可需要人炮製草藥?我會啊!我以前就是幫藥鋪炮製草藥的!”
花卷一喜,那敢情好:“要要要,你叫什麼?”
那人回答:“我叫徐大力!”
“好,你帶幾個人專門負責炮製,按30文一人算。”
“沒問題,交給我!”
很快,在旁邊又搭起了一個帳篷,以後裡麵就是一個小小的炮製作坊了。
麗娘負責繡活,麥冬負責采草藥,徐大力則負責加工,幾十個難民都找到了活乾。
這件事情很快被一邊的衙役傳到了城裡,趙知州立刻帶人趕來。
彆的城門外流民也不少,都亂哄哄盤踞著,時不時還有人鬨事。反觀這裡是井然有序。八九個帳篷搭得齊齊整整,難民們都窩在裡麵躲避寒風,一片安靜平和。
趙繼周和花卷在小吃店裡坐下,他感激地對花卷說:“多虧了花老板,幫我解了燃眉之急,若不能妥善安置流民,我愧為一城知州啊!”
難民來勢洶洶,官府雖然有救助的義務,可是不管是開倉放糧還是安置流民,都需要走程序,要時間。
就怕難民等不及,一旦暴動就難以收場了。
花卷幫助官府解決了一大問題。
花卷謙虛道:“我隻是剛好認識人需要一些繡活和草藥,也是湊巧。”
趙繼周哪裡不知道這是她謙虛的說辭,哪有人會收農民做的繡活?更彆說草藥了,從未見過花老板進城,如何賣草藥?
他隻覺得花卷既心善又不貪功,內心更是敬佩。
趙繼周說:“明日起我將派人把這些流民登記入冊、發放戶帖,並且給他們安排田地,隻需堅持到開春播種之後,他們便能徹底安定下來。”
“另外還有一事,那晚假扮難民的二人已經招供,是萬福榮所指使。證據確鑿,他也已認罪,得杖責三十大板,罰錢五十兩。這錢還請收下。”
正愁店裡的錢撐不了多久呢,這不就來了嗎?五十兩銀子足以撐一個月了。
花卷開心地收下錢。看著花卷上翹的嘴角,趙繼周越發肯定她是貼錢給流民了,現在他無比後悔沒讓萬福榮多吐一點銀子。
第二天一早,小吃店旁的花卷繡坊和花卷草藥加工坊便正式開始投入生產。
再也不用風餐露宿,如今可以在溫暖的帳篷裡乾活,他們都非常珍惜這個機會,積極得很。
白天他們認真乾活,等晚上花卷一開店,就把做好的東西交給花卷,閉店以後花卷就一一拍照,掛在網上售賣。
天越來越冷,繡娘們大多有孩子,花卷在旁邊又搭了一個小帳篷,放了炭盆,專給小孩子們住,讓他們離媽媽們近一點。
花卷在裡麵放了各式各樣的小床、玩具、零食,繡娘們輪著照顧,儼然一個小型幼兒園。
今天也收到了陸明禮的來信,以工代賑的效果很好,河道疏通和房屋重建已經接近尾聲,朝廷派的新一任縣官也馬上上任了,他們一行人很快便能啟程歸家。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