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好日子,晚上花卷一穿過來就得知一個好消息。
繡坊建好啦!
就建在小吃店隔壁不遠處,麗娘帶著花卷去驗收。
繡坊外是石頭砌成的外牆,裡麵是一個木製二層小樓。
花卷拿著手電筒,她們走進繡坊,裡麵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木香。為了保證采光,一樓大廳牆上裝了許多窗戶,中間整齊地擺放著幾架嶄新的繡架,旁邊還有絲線架,各種顏色的絲線整齊排列著。
麗娘輕輕撫摸著繡架,眼中滿是欣喜,“多謝花老板,如今我在異鄉終於有了安穩的落腳之地,此後我定不負您的期望,把繡坊經營下去。”
二樓是放置成衣、布料和繡娘休息的地方,往後看去,還有許多木架子,用來清洗布料。
花卷對繡樓很滿意,除了地板。
在這個時代,隻有富人家裡的地板會鋪石磚或者瓦片,普通人家則鋪碎石子,而村民手中拮據,所以繡坊的地板是用沙土和細石鋪滿,再拿木棒使勁捶打到緊實,所以叫夯土地麵。
這樣的做法雖然省錢,但是一旦沾了水,便會鬆散開裂起泥,而這對於繡坊來說是個麻煩事。
於是花卷找來地麵施工的村民,問:“你們有沒有什麼方法,把這地板鋪上木頭?”
這個村民是個中年大叔,他低頭回話:“花老板,這夯土地最是尋常了,為何要鋪木頭?那也太浪費了。”
花卷說:“沒關係,你隻說能不能鋪吧,我會想辦法弄來,也會另外付你們銀子的。”
大叔急了,站起來說:“我、我不是這個意思,上次您給的十兩銀子還有餘呢,我隻是覺得繡坊不需要用那麼貴的材料,如今既然您有需要,那我們自然是能鋪的。”
行,不就是磚嗎,簡單。
花卷第二天就找到一家木地板廠,按照繡坊上下樓的麵積,把地板、龍骨一起配齊。
又找了一家戶外地磚廠,按照院子的麵積買了足夠的地磚。
另外還買了黃沙、水泥,用於鋪最底層的地麵。
留下倉庫的地址,花卷隻用回去等貨就行了。
這幾個廠都有存貨,當晚就送到了倉庫,然後花卷又故技重施,用叉車把這些材料運到小吃店外。
看見花卷變戲法似的弄來這麼多材料,村民們都驚訝得合不攏嘴。
莫川指揮著大家開始搬運,木地板送到繡坊裡,地磚放在院子中。
“這是多麼精巧的手藝,才能把木頭切得薄厚一致,切木板表麵光滑得很,都可以當做床板了!”
大叔拿起一片木地板,感歎地說。
花卷說:“大叔,這夯土地需要找平,然後先鋪龍骨,再鋪木地板,這樣就不容易翹起,用的時間就更久一些。”
大叔一口答應:“成,沒問題!”
花卷想了想,又說:“如果還有人手,可以把村子裡的路修一修,都鋪上青石板吧,我出人工和材料。”
“都是我們自己村的路,哪能讓您出人工?這幾日已經有人開始挖樹修路了,大家都商量著從小吃店門口開始修起呢。”
花卷說:“現在地裡還沒有收益,你們再免費乾活可要餓死了。你們就從城門一直修到村子儘頭吧,這樣無論大家要進城,還是城裡人要來小吃店,都方便。”
花卷剛回到店裡,就被幾個客人拉住,想要火鍋返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