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噱頭滿滿,一開售當天,除了早早預訂出去的六份,又另外訂出去了二十份。
不是她不想多賣一些,這東西賣多了價就低了。
交貨的時候,花卷弄來了幾個大木桶,裡麵裝了半桶的冰,再把菜用木盒密封裝好,放在冰上,,把木桶蓋子蓋上,用馬車運一晚上,第二天就能到京城了。
吃的時候再隔水蒸透,口感不會差太多。
花卷想,很好,現在就連京城的人都吃上了預製菜。
在這期間,花笙也統計出來了村子裡所有的孩子的數目。
村子裡有四十五名適齡兒童,但是其中隻有十五個在小學堂裡上學!
還不是天天都來的那種,沒事的時候來讀讀書,有事就不見蹤影。
麗娘買來的那些孩子,沒了家庭的拖累,倒是都規規矩矩跟著學認字。
花卷打印了通告,往村口和小吃店門口都貼上了。
上麵寫著:若家中有六歲至十四歲左右的兒童,可以免費就讀新建小學堂。此學堂將聘請最優秀的先生授課,並且每日還提供一頓營養餐。
通告一出,村民們都炸開了鍋。有人動了心,孩子去上學,不光可以識字,以後還可以考取功名,還有免費的午餐。
但更多的家長是猶豫的,尤其是那些貧困家庭。
六歲的孩子,已經能做家務事了,有些還要照看弟弟妹妹,再往上一點的還要下地乾活。
少一個人要多很多麻煩事。
花卷知道村民們的疑慮,於是專門召開了一場家長會。
在會上她解釋了小學堂的課程,再給大家講了講學習的重要性。
有村民說:“花老板,你說這些我們聽不懂,我們祖祖輩輩都是種地的,學習哪有種地重要。”
不光一個人這樣想,可以說是大部分村民都有同樣的想法。
“哪有種地的農民去考科舉的?都是有錢人家才做的事,我們去不是浪費時間嘛。”
這種觀念已經深入他們的心裡,花卷知道,一時半會是改不了的。
“我知道大家忙著開荒種地,這樣吧,凡是家裡有孩子來上學的,隻要按時到不缺課,月底每人獎勵五斤米。”
台下一片安靜,村民們疑惑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胖嬸站起來,拍一下桌子說:“花老板的意思是,你們孩子來上學滿一個月就可以換五斤大米!”
說完她笑著問花卷:“花老板,我說得對吧?”
花卷欣慰地點點頭:“不愧是胖嬸,理解得十分透徹。”
胖嬸得意地對下麵的村民說:“你們瞧瞧、你們瞧瞧,這點東西都理解不了,想讓你們孩子以後也跟你們一樣啊?”
一個村民哼了一聲:“胖嬸你彆說我們,你自己不也是大字不識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