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個病人是個年輕的書生,麵容消瘦,眼神黯淡,走進來後深深作揖:“白神醫,我這病已經折磨我許久了。
我每日精神恍惚,記憶力減退,讀書時總是無法集中精力,看過的大夫都說我是思慮過度,可吃了藥也不見好。”
白玲瓏仔細診脈,又觀察他的神色,說道:“您這是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導致心神失養。
此前的治療雖有一定道理,但未能從根本上補充氣血、調養心神。
我給您開些健脾養心、益氣補血的藥,您平日裡也要注意休息,放鬆心情。”
書生擔憂地問:“白神醫,我這病會不會影響我考取功名啊?
我備考許久,就盼著能有個好前程。”
白玲瓏安慰道:“隻要按時服藥,調理好身體,定能恢複。
診金三兩銀子。”
書生鬆了一口氣,說道:“多謝白神醫,我一定按時服藥。”
第八個病人,是個皮膚黝黑的農夫,被家人架著進來,他的雙腿浮腫,幾乎無法行走。
他苦著臉說:“白神醫,我這腿腫了好幾個月了,找了好多大夫,又是吃藥又是紮針,都不見消腫,家裡的農活都乾不了了。”
白玲瓏仔細查看他的腿部,又詢問了他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說道:“您這是長期在潮濕的環境中勞作,濕氣侵入體內,又加上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濕,導致下肢水腫。
之前的治療沒有從祛濕健脾的根本入手。
我給您開些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藥,再配合泡腳的藥方,很快就能消腫。”
農夫的妻子焦急地問:“白神醫,這藥要吃多久啊?
我們家裡可等不起啊。”
白玲瓏說:“先吃一個療程,大概半個月,到時候再看恢複情況。
診金四兩銀子。”
農夫的妻子連忙說:“隻要能治好,我們一定想辦法湊錢。”
第九個病人,是一位富態的商人,挺著大肚子走進來,滿臉愁容:“白神醫,我這肚子越來越大,像懷了孕似的,可我是個男人啊。
看了好多大夫,都不知道是什麼病,您快給我瞧瞧。”
白玲瓏讓他躺下,仔細地為他按壓腹部,又查看了他的舌苔和脈象,說道:“您這是痰濕積聚,脾胃運化失常,導致腹部脹滿。
之前的大夫,沒有準確判斷病症。
我給您開些化痰祛濕、健脾消食的藥,您平日裡也要注意飲食清淡,少吃油膩食物。”
商人疑惑地問:“白神醫,這病能治好嗎?
我這生意,還得靠我打理呢。”
白玲瓏肯定地說:“隻要您配合治療,一定能恢複。
診金八兩銀子。”
商人皺了皺眉頭,但還是說:“隻要能治好,錢不是問題。”
第十個病人是個孩子,眼神呆滯,反應遲緩,被父母領著進來。
父母滿臉焦急,幾乎要哭出來:“白神醫,我們這孩子自從生了一場大病後,就變成這樣了,反應遲鈍,說話也不利索,看了好多地方,都說治不好,您救救我們的孩子吧。”
白玲瓏仔細觀察孩子的神態,又為他做了詳細的檢查,說道:“孩子這是大病之後,腦部受損,導致的智力和語言發育遲緩。
之前的治療,沒有針對性地修複腦部損傷。
我先用針灸刺激穴位,再配合內服的益智醒腦、活血化瘀的藥物,堅持治療,孩子會慢慢好起來的。”
孩子的父母眼中滿是希望,問道:“白神醫,這治療要多久啊?
我們需要注意些什麼?”
白玲瓏耐心地說:“治療時間可能會比較長,需要你們的耐心和細心照顧。
平時要多和孩子交流,刺激他的語言能力。
診金五兩銀子。”
孩子的父母連忙點頭,說道:“隻要能治好孩子,我們什麼都願意做。”
一天的診治結束,白玲瓏雖疲憊不堪,但看著一個個帶著希望離開的病人,心中感到無比滿足。
張大夫在一旁收拾著醫具,滿臉敬佩地說:“師傅,您今天可真是太厲害了!
這些疑難雜症,在您手裡都有了治愈的希望。
您不僅醫術高超,還對窮苦病人格外照顧,真是醫者仁心。”
白玲瓏輕輕一笑,說道:“行醫之人,本就該如此。能幫助這些病人擺脫病痛,是我最大的心願。”
此時,醫館外還有不少病人看到紙條後,滿臉失望地離開,但他們心中,都盼望著明天能早早來取號,得到白玲瓏的救治。
而白玲瓏則在心中默默期待著明天的到來,繼續完成她的係統任務,用自己的醫術為更多的人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