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暖醫情,薯香濟蒼生
青岩山腳下,往日的寧靜被一陣嘈雜的腳步聲和虛弱的呼喊聲打破。
一群衣衫襤褸、麵容憔悴的逃荒者,拖家帶口,步履蹣跚地朝著這裡湧來。
他們來自四麵八方,因家鄉遭遇旱災、洪澇或是戰亂,被迫背井離鄉,一路風餐露宿,隻為能尋得一處安身之所,一口果腹之食。
白玲瓏正在山中整理藥草,聽到山下來了逃荒百姓的消息。
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兒,帶著李飛和一眾丫鬟匆匆下山。
她趕到時,隻見百姓們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眼神中滿是絕望與無助。
孩子們餓得哇哇大哭,老人們有氣無力地癱坐著,年輕力壯些的,也因長期饑餓而腳步虛浮。
白玲瓏見狀,眼眶瞬間紅了,她連忙吩咐李飛和丫鬟們:
“快,把我們儲備的土豆和地瓜拿出來,再架起大鍋施粥!”
眾人迅速行動起來,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粥便在大鍋裡翻滾,土豆和地瓜也被洗淨,放入蒸籠。
第一批粥煮好後,丫鬟們盛出一碗碗粥,分發給最虛弱的老人和孩子。
一個瘦骨嶙峋的孩子,雙手顫抖著接過粥,還沒喝,眼淚就簌簌地掉了下來:
“謝謝……謝謝好心的神仙姐姐,我已經好久沒吃過東西了。”
白玲瓏蹲下身子,溫柔地摸了摸孩子的頭。
“快喝吧,喝了就有力氣了。”
孩子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粥,那滿足的神情,仿佛在品嘗世間最美味的佳肴。
與此同時,蒸熟的土豆和地瓜也被端了出來。
百姓們聞到這誘人的香氣,紛紛圍攏過來。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奶奶,顫抖著接過一個地瓜,剛咬了一口,就泣不成聲:“這是什麼呀。
太好吃了,我以為這輩子都吃不上熱乎的東西了。”
白玲瓏站在一塊石頭上,大聲說道:“鄉親們,這是土豆和地瓜,是能填飽肚子的好東西。”
人群中一陣騷動,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
“這東西叫啥?
以前咋沒見過呢。”
一個中年漢子疑惑地問道。
白玲瓏耐心地解釋:“這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的作物,叫土豆和地瓜。
它們不僅好吃,而且產量極高,畝產可以達到千斤呢!”
“啥?
千斤?
這咋可能!”
一個年輕後生驚訝得,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
白玲瓏笑了笑,說道:“是真的,我自己種過。
隻要按照正確的方法種植,大家以後就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這時,一位抱著孩子的婦人走上前,眼中滿是期待:
“白神醫,您能不能給我們一些這東西,我們也想種,不想再挨餓了。”
周圍的百姓紛紛附和:“是啊是啊,白神醫,求求您給我們一些吧。”
白玲瓏看著,這些可憐的百姓,心中一陣酸澀,她毫不猶豫地說道:“鄉親們放心,種子我會分給大家,還會教大家怎麼種。
不過,要種這土豆和地瓜,得先有土地。
這青岩山腳下有不少荒地,咱們一起把它開墾出來。”
百姓們聽了,雖然身體虛弱,但一想到未來能吃飽飯,都燃起了鬥誌,紛紛表示願意開荒。
於是,第二天,天還沒亮,百姓們就拿著簡陋的工具,在白玲瓏的帶領下開始了開荒。
李大叔扛著,一把破舊的鋤頭,雖然餓得頭暈眼花,但仍咬牙堅持著:“為了能吃上飽飯,再苦再累我都不怕!”
他用力地刨著堅硬的土地,每一下都帶著對未來的期盼。
王嬸兒也不甘示弱,她拿著一把鐵鍬,努力地翻著土:“白神醫對咱們這麼好,咱們可不能辜負她,一定要把這地開好。”
旁邊,她年幼的兒子也在幫忙撿著地裡的石頭,小小的身影充滿乾勁。
開荒的過程並不順利,土地因為長久無人耕種,堅硬無比,還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
但百姓們沒有一個人退縮。
有人不小心磨破了手,簡單包紮後繼續乾;
有人累得直不起腰,稍作休息就又拿起工具。
白玲瓏穿梭在人群中,一邊鼓勵大家,一邊給大家分發水和食物:
“鄉親們,再堅持一下,咱們馬上就能種上土豆和地瓜了!”
她還不時地親自示範,告訴大家如何更高效地開荒。
經過幾天幾夜的努力,荒地終於被開墾出來。
看著那一片平整的土地,百姓們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
接下來,白玲瓏便開始教大家種植土豆和地瓜。
她讓李飛和丫鬟們,拿來一些種子和工具,現場示範。
“大家看,這土豆,要先切成小塊,每塊上麵保證有一兩個芽眼。”
白玲瓏邊說邊切,動作嫻熟。
“然後,在土裡挖個小坑,把土豆塊放進去,蓋上土,再澆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