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他肯定是一時糊塗,等他清醒過來,一定會後悔的!”
管家還在試圖挽留,他不相信曾經恩愛的王爺和王妃就這樣走到了儘頭。
白玲瓏卻不想再聽,她一甩衣袖,眼中滿是決然:“不必再說了。”
隨後,她轉身,對著身後的丫鬟侍衛們輕聲說道:“我們走。”
小翠和其他丫鬟們,眼眶通紅,緊緊跟在白玲瓏身後,王猛和趙飛則神色冷峻,護在兩側。
眾人就這樣穿過庭院,踏出王府大門,隻留下管家站在原地,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久久佇立,淚水模糊了雙眼。
消息很快傳遍了京城,最先得知消息的是,集市上的一群百姓。
賣菜的張大伯,常年在集市一角售賣新鮮蔬菜,聽到這個消息時,手中的秤砣差點掉落。
“啥?
鎮南王妃,帶著孩子回白府了?
這咋回事啊?”
他瞪大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周圍幾個常來買菜的老主顧也湊了過來。
一旁賣針線的劉嬸撇撇嘴說:“還不是那柳若璃,聽說皇上賜婚,要她給鎮南王做側妃呢。”
劉嬸一邊說,一邊搖頭,“鎮南王和王妃多般配啊,這突然插進來個柳若璃,肯定有貓膩。”
一個年輕的小夥,在集市上幫父親打理雜貨攤,忍不住說道:“我就說柳若璃不是啥好人,之前還聽說她一門心思要當太子妃呢。
沒成想,又盯上鎮南王了。”
這時,路過的一位教書先生模樣的人,手持書卷,也加入了討論:“皇家之事,本就複雜。
但鎮南王和王妃伉儷情深,這是大家都看在眼裡的。
如今這般變故,背後恐怕有隱情。”
賣菜的張大伯,越說越激動:“王妃平日裡多善良啊,經常開倉放糧救濟咱們,這些窮苦百姓。
上次城裡鬨饑荒,要不是王妃,我一家老小都不知道能不能熬過那個冬天。”
他的聲音有些哽咽,對王妃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不遠處賣包子的李大叔也喊道:“是啊,我家孩子生病,王妃還派人送過藥材呢。
這麼好的王妃,鎮南王咋能說娶側妃就娶側妃呢?”
眾人紛紛點頭,對鎮南王的行為表示不解和不滿。
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議論紛紛。
茶館裡,更是熱鬨非凡。
幾位常客圍坐一桌,一邊喝茶,一邊談論著此事。
一位老者捋著胡須說:“我看鎮南王肯定是被那柳若璃迷惑了,不然怎麼會做出這種糊塗事。”
另一位年輕人則說:“說不定是柳若璃使了什麼手段,強迫鎮南王娶她呢。
可憐了王妃和孩子們,以後可怎麼辦喲。”
在一家綢緞莊前,幾位夫人正在挑選布料,也在小聲議論著。
一位夫人輕聲說:“聽說王妃走的時候,孩子們哭得那叫一個慘,真讓人心疼。”
另一位夫人附和道:“這皇家的事,咱們也不好說什麼。
隻希望王妃往後能好好的。”
柳若璃在宮裡聽到丫鬟的稟報,開心地大笑起來:“白玲瓏,這就是你的下場!”
緊接著,又傳出皇上賜婚柳若璃給鎮南王做側妃的消息,百姓們更是議論得沸沸揚揚,猜測著王妃是不是因為這個才生氣離開的。
太子和幾個皇子、公主聽聞此事,都紛紛來到王府找鎮南王。
太子一臉疑惑地問道:“皇兄,這是怎麼回事?
以前太後要賜婚給你,你都不同意,這次怎麼主動要求父皇給你賜婚?”
南宮宴一臉冷漠地說道:“這就是我的想法。”
他的眼神中沒有一絲溫度,讓眾人都感到陌生。
眾人離開王府後,邊走邊議論著:“好像二皇兄有點和以前不一樣了,就像不是一個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