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偶然得到一株,千年人參,據說有起死回生之效,願父皇服下後身體康健,延年益壽。”
隨後,大臣們也依次獻禮。
丞相王天成雙手,捧著一本古老的典籍,恭敬地說:“陛下,這是前朝失傳已久的治國典籍,臣費儘周折才尋得,希望對陛下治理國家有所幫助。”
王若雪則在大殿中央,優雅地朗誦起自己創作的祝壽詩:
“瑞彩盈庭賀壽昌,龍顏煥彩韻悠長。
山河獻瑞呈佳景,社稷同輝頌聖皇……”她的聲音清脆悅耳,詩句優美動人,贏得了眾人的陣陣稱讚。
兵部尚書周武,獻上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說道:“陛下,此劍乃由玄鐵鑄造,削鐵如泥,願陛下以武定天下,保我南國太平。”
吏部尚書陳宏獻上一幅詳細的全國輿圖,“陛下,這輿圖標注了各地的山川地勢、人口分布,是臣命人花費數年時間,繪製而成,希望對國家的治理有所裨益。”
戶部尚書趙忠良,呈上一本賬目明細,“陛下,這是今年戶部對稅收的詳細記錄,收支清晰,條理分明,願我南國經濟繁榮,財庫充盈。”
禮部尚書李崇義獻上一套精美的禮儀器具,“陛下,這些禮儀器具是按照古禮精心製作的。
工藝精湛,希望我朝禮儀之邦的風範能得以弘揚,萬邦來朝。”
壽宴上,舞姬們身著華麗的服飾,伴隨著悠揚的音樂翩翩起舞,舞姿輕盈優美,如同仙子下凡。
樂師們演奏著動聽的樂曲,時而歡快,時而舒緩,為整個壽宴增添了許多歡樂的氣氛。
白玲瓏與太子妃同席而坐,太子妃笑著對白玲瓏說:“玲瓏,好些日子沒見,你最近可好?”
白玲瓏回以微笑,溫柔地說道:“皇嫂,多謝掛念,我們都很好。
倒是你,平日裡操持東宮事務,還要照顧太子和孩子,可辛苦了,最近孩子還好吧?”
太子妃輕輕搖頭,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都好著呢。
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也越來越懂事。
不過照顧孩子,總是有操不完的心。
我聽說你家,那四個小寶貝聰慧過人,你可有什麼獨到的育兒經,也教教我。”
白玲瓏掩嘴輕笑,“皇嫂說笑了,我也就是摸索著來。
孩子們調皮,我就順著他們的性子引導,平日裡多給他們講講道理,帶他們讀讀書、練練字。
像錦軒喜歡書法,我就給他找最好的先生;
錦瑤愛女紅,我便親自教她。”
太子妃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原來如此,我家那孩子最近讀書有些懈怠,看來我也得多多上心。
對了,孩子們換季容易生病,你有什麼好法子預防嗎?”
白玲瓏認真地說:“我會讓廚房做些滋補的膳食,像山藥粥、紅棗湯,給孩子們補補身子。
日常也會督促他們多活動,曬曬太陽。
衣物增減也得留意,不能讓他們著涼。”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聊得十分開心,不知不覺,話題從育兒經延展到了,王府和東宮的日常瑣事,時而發出陣陣笑聲。
三公主南宮婉也湊了過來,親昵地拉著白玲瓏的手,笑道:“嫂子,等壽宴結束,我定要去鎮南王府討杯茶喝,好好逗逗這幾個小家夥。”
白玲瓏輕輕拍了拍三公主的手,笑道:“公主肯來,王府上下都得好好準備著,孩子們也盼著您呢。”
在宴會的另一處,大臣夫人們和小姐們圍坐在一起,話題悄然轉向了皇室選妃。
丞相夫人輕輕抿了口茶,笑著說:“聽說三皇子也到了該選妃的年紀了,也不知哪家姑娘有這福氣。”
戶部尚書夫人眼睛一亮,連忙接話:“是啊,三皇子年少有為,又是武將出身,前途無量。
我家那丫頭,還時常提起三皇子呢。”
禮部尚書夫人掩嘴輕笑:“哪家姑娘不傾心皇子。
不過依我看,四皇子溫潤儒雅,才學出眾,也有不少姑娘惦記著呢。
還有五皇子,為人謙遜有禮,也該考慮選妃的事兒了。”
這時,趙靈兒臉頰微紅,小聲說道:“我曾在詩會見過四皇子,他出口成章,風度翩翩,實在令人傾慕。”
李詩涵也微微點頭,輕聲說:“我倒是覺得五皇子性情純良,上次我偶然遇到他救助受傷的小動物,就覺得他心地善良。”
與此同時,大臣們那邊也在低聲交談。
丞相王天成捋了捋胡須,對吏部尚書陳宏說:“此次壽宴,各國來賀,可見我朝國力昌盛。
不過,邊境貿易之事,還需從長計議。”
陳宏微微皺眉,點頭道:“丞相所言極是。
如今貿易往來雖頻繁,但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稅收不均,時常引發糾紛。”
兵部尚書周武,豪爽地大笑幾聲,插話說:“怕什麼!
我朝兵強馬壯,若是有誰敢在貿易上動手腳,直接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戶部尚書趙忠良,卻搖了搖頭,“不可魯莽行事。
貿易往來,講究的是互利共贏,一味動武,隻會斷了財路。
還是得商議出,一個公平合理的辦法。”
禮部尚書李崇義也開口道:“我覺得可以召集各國使臣,共同商討貿易章程,明確稅收、貨物往來等細則,這樣既能保證我朝利益,也能彰顯大國風範。”
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雖然意見不儘相同,但都是為了國家的繁榮穩定出謀劃策。
整個壽宴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進行著,每個人都沉浸在這喜慶的氛圍中,共同為皇帝南擎天慶祝著這隆重的壽辰。
直到夜幕降臨,眾人意猶未儘地散去,但那份歡樂祥和的氣氛卻久久地留在了每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