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對南方的紡織作坊,可提供技術支持,幫助他們改進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競爭力。
同時,鼓勵他們開發新產品,滿足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
戶部尚書趙忠良也補充道:“臣讚同丞相所言。
此外,還可通過稅收政策進行調節。
對國內急需發展的產業,適當減免稅收;對進口貨物,根據其對國內產業的影響程度,調整關稅。”
就在大臣們熱烈討論之際,一位太監匆匆走進大殿,在南擎天耳邊低語了幾句。
南擎天微微點頭,然後對大臣們說道:“西域樓蘭國使臣求見,想必是為通商之事而來。
宣他們進殿。”
不一會兒,西域樓蘭國使臣在太監的引領下走進大殿。
使臣恭敬地,向皇帝行了大禮,然後說道:“陛下,我樓蘭國對與貴國通商一事極為重視。
回國後,我國國王已著手準備貨物,隻等通商協議達成,便可開啟貿易。
我國希望能在通商中,引入貴國先進的絲綢,紡織技術和瓷器製作工藝,我國願以珍貴的玉石和上等的香料作為交換。”
南擎天微笑著說道:“貴國的誠意朕已看到。
通商之事,我國也在積極籌備。
隻是,技術的傳授事關重大,需要謹慎考慮。
朕會命禮部和工部的大臣與貴國使臣詳細商討,在確保雙方利益的前提下,尋求合作的可能。”
樓蘭國使臣,再次行禮表示感謝。
隨後,北方匈奴國使臣也進殿求見,他說道:“陛下,我匈奴國的商隊已在邊境待命。
我國希望通商後,能允許我國商人深入貴國內地進行貿易,這樣可以擴大貿易規模,讓兩國百姓都能受益。”
南擎天聽後,目光投向大臣們:“眾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兵部尚書周武立刻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需謹慎。
匈奴國商人深入內地,雖能促進貿易,但也存在安全隱患。
臣建議,可先在邊境設立大型貿易市場,待雙方建立足夠的信任,再逐步放寬限製。”
其他大臣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南擎天對匈奴國使臣說道:“貴國的提議朕已知曉。
隻是,通商初期,為了雙方的安全和穩定,還是先在邊境進行貿易。
待時機成熟,再考慮擴大貿易範圍。”
匈奴國使臣雖有些失望,但還是表示理解和接受。
早朝在忙碌,而充實的討論中持續著,大臣們圍繞通商的各個方麵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從貿易規則的製定,到人才的培養;
從邊境安全的保障,到國內產業的保護。
每一個問題都關係著國家的未來發展,每一個決策都需要謹慎權衡。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殿內的光線逐漸發生變化。
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戶,灑在大臣們的朝服上,映出一片莊重的色彩。
南擎天看著眼前,熱烈討論的場景,心中既有對國家未來發展的期待,也有對責任的深深感悟。
他深知,通商之事一旦開啟,將對南國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不僅是經濟上的變革,更是國家走向繁榮昌盛的重要契機。
終於,在大臣們達成了一係列初步共識後,南擎天緩緩說道:“今日早朝,眾愛卿對通商一事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
通商之事,關乎國家興衰,朕會認真考慮大家的意見,儘快製定出詳細的通商方案。
散朝後,丞相、戶部尚書、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和吏部尚書留下,我們再進一步商討具體細節。”
大臣們紛紛行禮退下。
走出太和殿,大臣們仍在低聲交流著,對未來的通商充滿了期待和信心。
而皇帝則在龍椅上,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這隻是通商之路的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和機遇等待著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