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初棠剛準備下樓,就聽到了夏姝的話。
她笑著道:“那些人上人,可沒幾個人吃過苦,所以吃什麼都彆吃虧,也彆吃苦。”
祁書硯讚同地點頭,“弟妹說得對,成為人上人的方法很多,吃苦是最笨的。”
說這話的時候,他笑著刮了下夏姝的鼻子。
“阿姝,聽到了嗎?”
他的親昵讓夏姝覺得有些難為情,臉上浮現好看的紅暈。
“阿硯,彆鬨,有人呢。”
“弟妹又不是外人。”
夏姝向來說不過祁書硯,警告地瞪了他一眼。
祁書硯識趣地收回手,看向已經下樓的葉初棠。
“弟妹,喝酥油茶嗎?”
客棧的大堂是用來吃飯的,擺了六張方桌。
葉初棠在鄰桌坐下。
“喝,少倒點。”
祁書硯給葉初棠倒了半碗後,問道:“弟妹,你們從烏魯郡過來的一路,還順利嗎?”
“挺順利的,就是天寒地凍,每日走的路程有限,你們久等了吧?”
葉初棠說完,喝了一口鹹鹹的酥油茶。
她不太喜歡這個味道,秀眉微蹙。
“也沒等太久,阿依娜在路上染了風寒,耽擱了好幾日,我們用了半個月才到塔城。”
祁書硯到塔城後,也沒閒著。
收服駐軍,將塔城的各個縣鎮跑了一遍,收買人心。
如今,塔城和天山郡一樣,儘在他的掌控。
“能平安抵達就好,我們明日啟程去天山郡?”
葉初棠剛問完,祁宴舟就下了樓。
他問祁書硯,“兄長,你在北地待了六年,對這邊的天氣比較了解,我們是該一鼓作氣趕往天山郡,還是留在塔城等開春?”
往年這時候,北方已經下雪了。
今年因為乾旱,雪遲遲不下,北風卻一日比一日厲害。
祁書硯搖了搖頭,“北方的天氣多變,什麼時候會下雪,不好說。”
夏姝是土生土長的北地人,對一年四季的天氣更了解一些。
她說道:“西北天氣乾燥,每年都會旱上一段時間,但大雪都會如期而至,今年雖然乾旱的時間特彆長,但大雪也隻會往後推上一段時間。”
葉初棠問道:“夏姑娘,你覺得大概會推遲多久?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們到天山郡嗎?”
塔城距離天山郡較遠,若是按照之前的行程,得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才能抵達。
夏姝搖頭,“時間應該不夠,最多月餘,便會下雪。”
“也就是說,騎馬的時間是夠的。坐馬車不行。”
西北的路太顛了,馬車壓根跑不快,不然車輪會受不住。
“對,快馬加鞭,十天左右就能到天山郡。”
就算跑慢點,半個月也夠了。
葉初棠聽到這話,決定道:“讓五成的護國軍先行一步,沿路安排好新馬車,增加每日趕路的時間,一個月內趕到天山郡。”
三人的視線都落在葉初棠高高隆起的肚子上。
祁宴舟:“阿棠,你的身子不適合長時間趕路,我們還是留在塔城等開春的好。”
夏姝:“孩子要緊,沒必要趕著去天山郡,那邊的環境沒有塔城好。”
祁書硯:“萬一被大雪攔在路上,就算凍不死,餓不死,生孩子要怎麼辦?”
葉初棠摸了摸肚子,“大家沒必要因為我耗在這,就算在路上遭遇大雪,我也有法子到天山郡,就是可能得辛苦隨行的人。”
這話一出,祁家兩兄弟便想到了“鬼盜”。
祁宴舟知道“鬼盜”有上天入地之能,委婉地問道:“阿棠,你能現在就到天山郡嗎?”
“不能。”
最近功德值用的太多了。
塔城離天山郡太遠,剩下的功德值勉強夠她到天山郡。
但她想省下來,以防萬一。
祁宴舟猶豫片刻後,提議道:“那就邊走邊打算,若發現天氣不對,便在就近的縣鎮落腳。”
這個主意得到三人的讚同。
夏姝說道:“我對西北的天氣比較了解,和葉姑娘同行。”
而且她是醫者,萬一葉初棠真在路上生產,她也能幫上忙。
葉初棠剛要拒絕,祁宴舟就同意了。
“有勞夏姑娘。”
夏姝和葉初棠同行,祁書硯自然不會先走一步。
“接下來,我們商量一下,哪些人先走。”
他的話音剛落,換了輕薄衣衫的孫楚就下了樓。
“先走?去哪?”
葉初棠簡單將接下來的打算說了一下。
她對孫楚說道:“你先去天山郡安頓,和許姨娘一起將酒樓開起來。”
孫楚點頭,“行,給我點解藥。”
葉初棠從空間拿出一個藥瓶,倒出三粒臨時解藥給他。
“保你三個月無恙。”
她不給孫楚解毒,是因為她還沒徹底拿捏他。
孫楚接過解藥,“你可一定要在三個月之內,抵達天山郡,不然我小命難保。”
“放心,我一定能到。”
孫楚看向祁宴舟,伸出手。
“祁二公子,我要的菜譜呢?”
禦膳房的菜譜,祁宴舟已經拿到了。
“你明日啟程離開的時候,去找南驍要。”
孫楚收回手,“行。”
等祁家人都下樓後,大家商量了一下哪些人先走。
許姨娘和祁鶴安得先去天山郡忙酒樓的事。
祁家兩老的身體還不錯,騎馬先行也沒問題。
高姨娘和祁雲安被安排離開。
祁卿玉的兩個孩子太小,不能受涼風,和葉初棠一起坐馬車。
祁靜瑤之前傷得重,後又感染風寒,身體一直不大好。
她幫祁卿玉帶孩子,坐馬車,陳少平騎馬先行。
然後就是祁家兩兄弟,葉初棠和夏姝。
總共三輛馬車,載八人。
另五十個武功好的護國軍騎馬,並分擔路上所需的吃食、衣裳和被褥帳篷。
剩下的人和南驍一行,先一步去天山郡。
他們會在沿路安排好換乘的馬車。
馬車要最舒適的,減少顛簸。
吳成剛帶著剩下的六位押送官差,和大部隊分開,押送陳家兩人和葉靖川前往西北邊境。
商量好之後,祁書硯說道:“今晚我和阿姝做一些地道的西北菜,給你們嘗嘗。”
祁老夫人聽到後,十分驚訝。
“硯兒,你會做菜了?”
當年祁書硯離家的時候,還是個隻會讀書的公子哥。
祁書硯笑著道:“到青河縣任職後,我吃不慣當地的菜,就嘗試自己做。後來發現做菜能緩解壓力,便學了不少菜式。”
當然,他做的都是一些家常菜,和食肆酒樓的沒法比。
“彆讓阿姝勞累了,娘給你打下手。”
夏姝連忙阻止,“伯母,請您彆拒絕我的心意。”
這話一出,祁老夫人不好再堅持。
“行,我們就等著嘗你和硯兒的廚藝。”
兩人去做飯,祁家人在一樓聊天,說著西北這邊的風土人情。
祁宴舟離開了一趟,去了塔城最大的鏢行。
當初在海西郡和寧州城的邊界處,官差冒充山匪,殺了護送富商的鏢師二十人,想要搶奪富商的財物。
祁宴舟和護國軍碰巧將富商救下。
富商對枉死的鏢師心中有愧,給了一筆不菲的安葬費,讓祁宴舟幫忙帶來塔城。
如今到了塔城,祁宴舟便將安葬費送去了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