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價格,菜販子放下手中拿起的兩根菜,直接轉身走了,連還價的欲望都沒有。
一旁的李明坤也聽得目瞪口呆,“秀才,你這開價太狠,直接把人嚇跑了,昨天才賣9毛,今天直接一塊,漲價也不是你這樣漲的吧。”
陳家誌將鐵框都卸了下來,拿出杆秤和塑料袋,把菜也擺在了顯眼處。
“我這都是菜苗,收起來費勁,可不得賣個高價。”
李明坤和郭滿倉都笑了,“虧你還知道你這菜小了,還一收就是兩百多斤,真不怕虧本啊!”
兩人的菜加起來都沒有陳家誌多,所以才能先到市場,主要賣的也是菜心和小白菜。
郭滿倉是名技術老練的菜農,平時很低調,屬於悶聲發財那種類型,見陳家誌報了個高價,心裡微微有些不屑。
雖然他也想賣高價,但他覺得不太現實,市場裡又不止他們有菜。
“這下我們有些不好定價咯。”
陳家誌知道他在想什麼:“你們不用顧忌我,想賣多少就賣多少,不過我覺得今天可以試著抬抬價。”
李明坤:“抬就抬唄,反正你菜最多,賣到最後還不一定誰吃虧。”
普通的零售菜販子和酒樓采購對蔬菜的需求標準是不一樣的。
陳家誌的‘小’菜更受零售歡迎,而李明坤和郭滿倉的標準菜更受酒樓飯店青睞。
三人閒聊的功夫,又有人過來問價,依然是先問陳家誌,再問郭滿倉和李明坤,最終兩人小白菜和上海青都報價9毛5,但菜心依然隻有9毛。
甚至這9毛5也不是很堅定,有人拿得多點就又再讓點,一看就沒底氣。
郭滿倉和李明坤兩人也都相繼開張,每人都接連出了四十多斤菜。
“家誌,要不你也降點吧。”裝完了菜後,李明坤見陳家誌一直沒動靜,便勸道:“你這兩百多斤菜,還一點沒動,彆最後爛手裡了。”
郭滿倉也說:“等到尾市時,你也隻有便宜處理。”
“沒事,我再等等。”
陳家誌搖了搖頭,從東鄉菜場出發到批發市場,大約就一個小時,現在也才兩點左右,離天亮還有四個小時。
時間還很充足。
這個時期各地蔬菜供應都是偏緊的,所以總體上是賣方市場,不像後來經常蔬菜爛市,帶頭提價很可能就把貨砸手裡。
現在就沒這麼大風險,至少能處理掉。
而一旦博成功,陳家誌這兩百多斤菜就能多二十幾元的收益,收益大於風險,乾嘛不試?
而且,李明坤和郭滿倉加起來約兩百斤蔬菜,已經出了八九十斤,接近一半,出貨速度很快。
所以,陳家誌不著急。
“年輕人火氣有點盛。”
“不撞南牆不回頭噢,隻有遭了一兩次才知道痛。”
李明坤和郭滿倉兩人都微微搖頭,但也沒多說,陳家誌的菜多,而且更小更嫩,如果賣一樣的價,他們可能賣不過。
現在陳家誌不知所謂,剛好給了他們機會。
就這麼會功夫,又有人問價,兩人又陸續開單,陳家誌還是蹲在原地沒動,彆人一聽他報價,大都直接走。
偶爾還有人用白話罵:“吊毛,活該你撲街仔啊!”
李明坤兩人也一直在忙,手上裝菜就沒停下過,也沒功夫搭理陳家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