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綠的空心菜莖葉在月光下搖曳如波,蟲鳴與蛙聲交替響起。
陳家誌、李秀、敖德海、趙玉,四個人在夜色下都重重的鬆了一口氣。
“呼~終於收完這塊藤藤菜了。”李秀心有餘悸的說道。
“這收了有多少天?四天吧?這兩天每天晚上都在死命的割,但就是收不動,長得太好了。”
“陳老板,這塊地一共收了多少斤?”
三人都看向了陳家誌。
充分生長後的大骨青,產量高得也讓陳家誌有點心驚肉跳。
“前麵三天大約分彆是260斤、280斤、380斤,今晚比昨晚還要多一些,估400吧,一共就是1320斤。”
一共三分地,換算成畝產就是4400斤,對單茬采收絕對算高產。
敖德海咋舌道:“產量真高。”
趙玉也說:“明天終於要收其它的地了。”
在同一塊地連續拚了四天手速,幾人都有些疲乏。
陳家誌:“其它地的空心菜產量也不會低,就算每天收400斤,都還有七八天時間。”
“哈哈哈,我們不怕菜多,就怕菜不夠收。”敖德海笑道,對收菜工來說,菜越好越多,他們的收入也就越高,就怕沒菜收,或者每一批都是爛菜。
跟著陳家誌這樣能出菜的老板是一件比較幸運的事~
兩人的工錢計算方式也增加了提成。
暫時定的每采收一斤菜心和空心菜提成3分錢。
以陳家誌這兩天的出菜量,相當於兩人每天能多收入10~15元。
與過去相比接近翻倍。
為了方便計算,菜心的采收全部交給了敖德海和趙玉兩人。
李秀和陳家誌割空心菜時,也會單獨擺放。
兩人的積極性也被提了上來,路過菜地時,看到雜草之類的也會隨手拔了。
澆水也不會澆不透,
總之各項工作都願意參與進來,並且做得比之前更精細。
因為老板的出菜量也和他們的收入息息相關。
將最後一筐菜弄回家時,已經是10點過,壩子裡他的菜占的位置最寬。
“家誌,今天菜比昨天還多啊?”李明坤目光來回打量著菜筐,數了又數,暗自心驚。
“應該比昨天多。”陳家誌笑道,昨天開始他就沒收豇豆和菜豆,除了每樣三五十絲瓜和苦瓜,其它全是菜心和空心菜,每樣都是三四百斤。
昨天早晨一共賣了820斤菜。
但空心菜、苦瓜和絲瓜價格都降了,所以隻是勉強提高了記錄,日收788元。
今晚備的菜比昨天還多。
也是因為地裡空心菜太多了,後續價格不穩,剛好戚永鋒和郭滿倉能幫忙多帶菜。
此時不發狠,等再降價了再發狠嗎?
晚飯已經吃過了,陳家誌率先去洗澡,李秀則拿出自己的小本本給敖德海兩人記工天,這是陳家誌交給她的任務。
她樂此不疲。
壩子裡,也不斷有還沒睡覺的菜農打量著陳家誌的菜,皆暗自羨慕。
一個人的菜就趕得上幾個人的。
秀才不該叫秀才,該叫陳菜農了,太踏馬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