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太陽就像個巨大的火球,烘烤得大地一片炙熱。
一輛滿載著發酵豬糞的農用車停在了東鄉菜場機耕道路邊。
陳家誌、敖德海、趙玉三人頭戴草帽,將一袋袋糞肥卸下,堆放在路邊。
還好是腐熟了的,不然臭味能熏得人吃不下飯。
“老敖,今天下午和明早就先辛苦你們兩一下,將這1.5噸糞肥,還有生石灰撒到6號地裡去。”
“行。”
6號地有一畝已經打了除草劑。
1.5噸糞肥剛好夠1畝,成本450元,等明早賣了菜後,又可以去拉一車,一批一批的把6號地整出來。
三人卸車時,菜場裡不少人都看到了,陳家誌還沒進門,就聽隔壁李明坤說:
“秀才,你這還真是肯投入啊,聽說明年這地就得被征收了,你在土裡費這麼大功夫,不都白費了嗎?”
陳家誌抹了把汗水:“這不還有大半年呢,怎麼會白費呢,隻要出一兩茬好菜,這成本就回來了。”
“哪有這麼容易,未來的事怎麼能說的準。”
“有啥好難的,我們為什麼南下花城?還不是因為花城經濟發展得更快,經濟發展好,這蔬菜需求和價格還都得上漲。”
“反正我是不敢這樣投入。”
“豬糞不肯投,遮陽網建議你們也及時上,等到夏天了,薄膜沒有遮陽網好用,管理不善薄膜還可能把菜悶棚悶死。”
薄膜其實還能用一段時間,但遮陽網既能防曬降溫,也能防暴雨衝刷,比薄膜更實用一些。
薄膜可以等冬季時再用。
李明坤的膽子一如既往地小:“算了,我再看看。”
戚永峰也走了出來:“誌哥,我們可不像你,最近賺得多,有底氣,我就算想投,也沒那麼多錢。”
陳家誌感覺戚永鋒有點變了,最明顯的一點,最近沒有拐著彎的誇他帥了。
黃娟也沒有前段時間那麼熱情,可能日子緩了過來,雖然陳家誌幫了戚永鋒,但戚永鋒每天也幫忙帶菜,又看他大把大把收菜,掙的錢遠超其他人,心裡有些酸了。
“隨你們吧,到時候彆怪我沒提醒你們就是。”
進門後,李秀已給他打好了小半桶熱水,二姐在陳家芳在後門炒菜,易定乾難得拿出紙筆在寫寫畫畫。
“快去洗一下吧,家誌,洗完好吃飯睡覺。”
這種天氣,一天洗兩三次澡很正常,何況才搬了有機肥,身上還有股味道。
洗澡時,陳家誌碰到了郭滿倉。
“家誌,你肥料在哪買的?”
“就村口新開的那家,不過他那裡的肥料有些品牌養分不足,你得看準了挑。”
“我照著你的買不就得了。”
“哈哈哈,你要信我當然可以。”
郭滿倉看似一直不顯山顯水,但其實最近一直有菜賣,很穩,收入也不少。
相比李明坤的膽小惜財,也更願意投入,如今顯然也準備囤點肥料。
陳家誌樂見如此。
他不怕彆人過得好,隻要眾人還是菜農,就不可能比得過他。
洗完澡,回到家裡時,飯菜已經上桌,紅光油亮的大肘子放在盤子裡看上去就很誘人,陳家誌不自覺的咽了咽口水。
“兄弟,快來吃,你這肘子挑的不錯。”
“都吃,都吃,不用等我。”
“等肯定要等,不然我怕你下次不買了。”
“易哥你買不就成了嗎?”
易定乾和陳家芳兩人最近出菜也不差,小拱棚的麵積不比陳家誌少,露天蔬菜麵積也多。
雖然中途出現了各種問題,但收入應該依然僅次於陳家誌。
易定乾也不是摳門的人。
“看你大把的投入,哥哥我也想博一把,總不能一直被你壓一頭吧,我可不想真給你打工。”
“呃……”
“我地多,所以總投入也不會比你少,後麵可能買不起這麼好的大肘子了。”
陳家誌看了看二姐,李秀也看向二姐。
陳家芳說道:“你們不用看我,總不能李秀可以聽家誌的,我就不能聽你易哥的吧。”
易定乾露出得意的笑。
李秀:“……”
陳家誌:“二姐,你確定易哥有我靠譜嗎?”
陳家芳挑了挑眉:“怎麼說話的呢,你也就最近才有長進,以前你姐夫可沒少幫你。”
“我不是這個意思。。。”
呃……如果是一個多月以前,還確實是易哥更靠譜。
但今時不同往日了啊,沒有了我拖後腿,二姐你不更應該早點看清易哥的本質嗎?
不過,易哥和二姐願意跟著他博一把總歸是好事,隻要能出菜,賺一筆是肯定沒問題的。
就怕易哥從此更不願給他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