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幕掩蓋了黑夜。
陳家誌的聲音也被暴雨淹沒。
眾菜農躲在牆角。
頭頂一點點屋簷根本就起不到遮擋的作用,雨水肆無忌憚的打在身上。
有點生疼。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陳家誌吼道:“跟我走。”
跟著陳家誌,眾菜農來到市場裡一個檔口下。
陳家誌曾在這裡借過台秤。
老板也在檔口。
陳家誌試圖和他交流,但被暴雨砸在石棉瓦上的巨響掩蓋。
老板隻是揮手讓他們在一旁躲雨。
這樣的雨沒法賣菜,也沒法聊天。
隻能從濕漉漉的衣服裡摸出煙,一支接一支的抽著,緩解來自大自然的恐懼。
暴雨不停歇的下了三四個小時。
即使這種暴雨,期間依然有采購在雨裡穿梭,試圖拿菜。
然而,暴雨太猛烈。
很多人走到一半又退回去了。
一直到早上五六點。
陳家誌等人幾乎都沒有賣出去菜。
就乾坐了一晚上。
天亮後,雨也漸漸的小了。
易定乾幾人都有些坐立不安,隨後不約而同的看向陳家誌。
“秀才,這菜還賣嗎?”
“不賣了,回去吧。”
李明坤看著還剩下的菜,有些不舍。
“秀才,要不再賣一會兒菜吧?”
郭滿倉也說道:“這些菜拿回去,等明天再來也不新鮮了,估計得直接壞掉。”
易定乾和戚永鋒兩人也都有些猶豫,好歹是辛苦一天收下的菜。
陳家誌還惦記著地裡的情況,想了想,他看向檔口的老板,一個留著平頭的男子。
“老板,你這裡代賣蔬菜不,我們給5%的手續費。”
“可以。”
從蔬菜批發市場誕生那一年起,就衍生出了蔬菜代賣這項業務,不過一般是在大市場。
需要代賣業務的也都是外地的季節性蔬菜基地。
下了一晚上雨,不僅菜農沒賣出去菜,采購們也沒有完成任務,白天肯定是不愁生意的。
和老板談妥了代賣後,幾人都把菜交給了老板,然後又匆匆趕回家。
這雨看著不像能馬上停的樣子。
而檔口老板看著離去的陳家誌等人,又看了看身後一層層碼著的冬瓜,笑了。
就因為當初陳菜農借台秤時的一句話,他就囤了一些冬瓜,現在看來能小賺一筆。
雨霧中,幾人自行車都蹬得飛快。
等到菜場時,雨又下小了很多,但菜田裡一片汪洋。
各家婦女都在門口探望,看到歸來的人影時都鬆了口氣。
“家誌,先去洗澡。”
“等一會兒,給我拿把傘,我先去地裡看看。”
衣服已經全打濕了,傘的作用主要是為了不被雨水遮擋視線。
陳家誌擦頭發的功夫,李秀已把傘遞給了他。
空心菜耐澇,即使是旱雍,被淹個24小時也問題不大。
主要是菜心地,如果現在重新播種,鐵定趕不上6.18,陳家誌幾塊菜心地,都特意選的地勢高的地塊。
但下著雨,又隔得遠,看不真切畦麵有沒有漫過畦麵。
不去看一下,心裡慌。
看陳家誌回來就出門,其餘幾人也跟著就去了地裡。
昨晚水溝被堵得事都讓眾人有些心有餘悸。
如果陳家誌沒有臨時去檢查,可能幾人的菜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