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燕京城下了第一場雪。
雪倒是不大,氣卻已經冷極了。聽聞東邊那頭的山都被雪封住了路,獵人都不敢往山裏走。也有為了生計不惜涉險進山的,不為別的,這個時節獵得一塊白狼皮賣給富貴人家的夫人,能得百兩銀子。
人為了生計,是什麽事情就能做的出來的。
皇宮外麵的宮牆房簷上,都覆蓋了一層白雪,雖然不及寒冬時候的厚,但銀裝素裹也初見端倪。剛進門的太監和宮女們還很稀奇,院子裏掃雪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拿腳去踩,有時候休息無人了,團個雪球球,互相扔著玩兒,倒也是頗有意趣。
年長些的,就沒有這樣好的興致了。冬日裏人總是變得格外容易感懷,仿佛一切都失去了希望似的。看著這些新來的宮女,隻是連連搖頭歎息。有今朝無來日,年年都有人進宮,年年都有人死去。君不見這白雪純潔,土地下卻掩埋了多少無名屍骨。宮裏看著富麗堂皇,實則凶險,對他們來,大約最大的幸事就是平平安安度過幾年,到了年頭順利的放出宮去,成家生子,安穩一生。
慈寧宮裏念佛經的聲音,近來沒有往日頻繁了。大約是實在太冷,太後在殿裏坐著抄寫經書抄寫沒一會兒,便會手腳僵硬,宮女連忙拿暖爐來讓她捂手。
“年紀大了。”太後歎了口氣,道:“近來總是手腳冰涼。”
“許是殿裏太冷了些,”梅香回道:“奴婢等會子讓人多添幾個地龍。”
太後笑了笑,沒有話,隻是輕輕蹙眉,按了按額心,梅香道:“太後娘娘要不要先去寢殿休息一會兒?”
“好。”太後回答。梅香依言把太後扶到寢殿,才走到寢殿門口,太後一愣,突然道:“梅香,你守著門口,不要讓別人進來。”
梅香沒有問為什麽,隻是點頭退了出去。太後這才看向裏麵的人。
她的床榻邊上,正坐著一人,那人兩手撐在身後,腿翹在椅子上,她慣來嬌貴,睡得床榻褥子都是最精致軟和的,這人這麽坐下去,便將床坐凹下去了大半,實在很滑稽。
“你不要命了?居然敢來這裏。”太後平靜的道,竭力掩飾眼裏的愕然。
那是個中年男人,生的剛毅英俊的模樣,還帶著一些不屬於燕京城的落拓瀟灑,聞言,他也隻是笑了一笑,不以為然,道:“柔嘉,好久不見了。”
太後的身子輕輕一顫,“柔嘉”是她的閨名,這麽多年過去了,先帝在世的時候,從來不曾這麽叫過她一聲,倒是眼前這個男人,無論她是林家的姐,亦或是太子妃,還是皇後,甚至成了如今的太後,他叫她的時候,永遠叫“柔嘉”。
這男人是殷湛。
夏郡王,先帝的兄弟,大名鼎鼎的昭德將軍,就這麽闖進了太後的寢殿,還喚她喚的如此親密。
太後這麽多年的平靜神色,就此有了一絲裂縫,她甚至顯出些緊張來。
“別擔心,”殷湛道:“我過來見皇上,來你這裏的時候,沒有人發現,你要相信我的本事。柔嘉,你還是這麽心謹慎。”
太後冷冷道:“畢竟幾十年前,我已經因為不心而闖過大禍了。”
殷湛沉默了一會兒,才道:“那都過去了。”
“對我來並沒有,”太後淡淡道:“我這麽吃齋念佛幾十年,就是為了彌補當年的罪過。”
“哦?”殷湛笑道:“我還以為你是在為我祈禱,祈禱我平安無事。”
他這話的十足輕佻,讓太後擰起眉頭,她道:“我不明白,你回來做什麽?”
“柔嘉,”殷湛收起了笑容,“你總是不肯出真心話,我回來的目的,和你這麽多年的目的,不是一樣的麽?”
太後道:“我沒有什麽目的。”
“你應該見過之黎了。”殷湛打斷了她的話,“他長得很像你。”
太後的身子,突然忍不住的顫抖起來,她從開始到現在的鎮定,到了此刻,突然瞬間崩潰。
“之黎,他是……”
“他是你的孩子。”殷湛溫柔的道,“這麽多年,我教他教的很好,他很出色,就是心腸軟了些。這很不利,”他的麵上顯出一點煩惱的神色來,“對於他日後要做的事,這是一個阻礙。”
“你對我這些做什麽,”太後冷笑,“他縱然是我的……也見不得光。你既然已經再娶了夫人,就安心過你的日子吧。”
“原來你是因為這件事生我的氣。”殷湛反而像有些驚喜似的笑了。他這副神情若是落在殷家人,殷夫人的燕澤,隻怕要大吃一驚。他堅毅粗糲,瀟灑落拓,但唯獨沒有柔情。原是他把所有的柔情,都用在了眼前這人的身上。
“先帝當年提防我,我不得不娶,不隻是為了我,也是為了你,為了之黎。”殷湛道:“有了之情後,先帝打消了顧慮。我就沒再碰她了,柔嘉,”他盯著太後的眼睛,“我的心裏從來沒有別人。”
太後扭頭,想要避開他的目光,一轉頭卻撞進了旁邊的銅鏡。銅鏡裏的女子,已經不是當年嬌俏動人的模樣,多少年過去了,她的容顏漸漸衰老,頭發上甚至生出幾根白發,她不複從前的年輕。歲月對美人的摧殘從來毫不留情,這其中,對女人又要比對男人殘酷。殷湛比從前更成熟,更迷人,站在他身邊,任誰都不會覺得他們般配。
皇宮,終於把她變成了陌生的模樣。
“我不想聽這些。”太後道:“如果你是來敘舊的,請你出去。當年我已經的很清楚了,此生不要再見。看來你並沒有把我的話放在心上。”
“當年是情勢所逼,我籌謀了二十年,就是為了如今。”殷湛道:“柔嘉,就算到了現在,你心裏還是有我的,不是麽?就算你舍得我,你總舍不得之黎吧。你與他這麽多年沒有相見,他一直以為自己的生母早就死了,倘若我告訴他他的身份……”
“不!”太後快速打斷他的話,“不要告訴他。”
“你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柔嘉。”殷湛道,“他應當學著接受自己的命運。也應當和親生母親相認,難道你不想讓他叫你一聲娘?之黎他很善良,他不會恨任何人,他不舍得你難過的。”
太後的肩頭聳動起來。
她在宮裏呆了這麽多年,看上去與世無爭,卻能牢牢地保住太後這個位置,確切的,先帝在的時候,她就一直把皇後這個位置坐的很穩,一切都做的無可挑剔。
太後是林家姐,年輕的時候,是封城伯的長女。溫婉賢淑之名眾所周知,十六歲的時候,被當時的皇帝指給了太子,成為了太子妃。
一入深宮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太後的心中,也是有一位蕭郎的,這位蕭郎不是別人,正是和太子同父異母的兄弟,當時還是皇子的夏郡王殷湛。
林柔嘉有一日上山去寺廟祈福的時候,遇見了歹人,恰好那時候殷湛在附近,便救了林柔嘉一命。林柔嘉心懷感激,替受了傷的殷湛包紮。兩個年輕人便生出特別的情緒。她為殷湛的英勇威武動心,殷湛喜歡她的嬌柔溫婉。封城伯認為女兒遇襲的事情傳出去不好,便沒有聲張。當時在場的林家下人也全都處理了。於是過去這樁事,便沒有人知道。在旁人眼中,林柔嘉和殷湛仍然是不相幹的兩個人。
但情感的滋長,並不需要任何環境,喜歡就是喜歡,有時候輕飄飄的一眼,長而久之,就會引發巨大的執念。殷湛本來打算讓人去林家提親,可還沒來得及,宮中賜婚的消息就傳來了。
林柔嘉成了太子妃。
人生大約是就是這樣,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圓滿。林柔嘉想,也許殷湛就是她此生也圓滿不了的一個執念了。她決定放下年少的這段相思,好好的做太子妃。
她做的很好,皇帝駕崩,太子成了新的皇帝,她成了皇後,甚至還誕下了太子。
那是林柔嘉進了宮以後,最快樂的時光。封城伯感到很滿意,隔三差五就讓林夫人進宮來陪女兒話,林家都以林柔嘉為榮。她的兄弟姐妹因此得到蔭庇,還有皇帝,皇帝因為先得了太子的原因,對這個長子格外關心,平日裏沒事就到慈寧宮來轉轉,這是最讓林柔嘉驚喜的。
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不可能隻寵幸一個女人,尤其是做皇後更要賢明大度,不可妒忌。但林柔嘉的心裏,始終隻是一個女人,她受不了被冷落。於是因兒子而帶來的關切,對她來就格外受用。
再然後,宮裏陸陸續續的,有了其他皇子。劉淑妃生了二皇子,夏貴妃生了三皇子,還有新的美人妃嬪。皇帝寵愛劉淑妃,欣賞夏貴妃,對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很好,好在太子是皇帝教著長大的,皇帝最寵愛的還是太子。
夏貴妃生下了三皇子後,很快去世,皇帝把三皇子養在皇後名下。林柔嘉表麵待三皇子和氣,實則厭惡,她怕這孩子生出不該有的念想,想和太子爭奪東西,不由得處處提防。畢竟太子就是林柔嘉最後的念想了。
但上竟然把最後的念想從林柔嘉身邊奪去。
太子死在了五歲。
林柔嘉幾乎要瘋了,她瀕臨瘋狂,一口咬定是三皇子做的好事,否則兩個皇子一道在禦花園玩,怎麽單就太子出了事?
皇帝安撫她,林柔嘉恨不得讓三皇子立刻去死,再然後太醫來了,驗明屍身,加上宮人作證,太子是先不足,突發心疾而死。三皇子是無辜的。
林柔嘉瀕臨崩潰,她知道這麽多人,太醫不會謊,然而這並不是她想要的答案。如果不是三皇子,她就沒有了可以寄托的恨得對象,她會死的。
太子死後,皇帝一度很體貼林柔嘉,為此對她百依百順,然而帝王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林柔嘉成日陰沉沉的,長此以往,皇帝就不愛來坤寧宮了。而宮裏的鬥爭最是殘酷,隻要稍退一步,很可能跌入萬丈深淵。譬如二皇子的母妃劉淑妃,就在這個時候,蠢蠢欲動。
如果立二皇子為太子,劉淑妃就是太子的母妃,把自己這個皇後取而代之是遲早的事。皇後有些著慌,封城伯告訴她不必害怕,她還有一個三皇子。這個三皇子的性情肖似死去的夏貴妃,聰穎知進退,未必不可利用。無論如何,已經失去了一個太子,萬萬不可能連皇後的位置都丟掉。
林柔嘉被封城伯的一席話的醍醐灌頂,恍然大悟。決心要守住自己的位置,不讓人有可趁之機。她重新開始溫和的對三皇子,養育他,仿佛以一個慈母的身份。這位三皇子也真的不辜負她的期望,變得淩厲,且一口一個“母後,”仿佛很親熱似的。也幾乎要讓人忘記,幾年前,因為太子的死,皇後恨不得致他於死地的模樣。
有時候林柔嘉自己看著她和太子母慈子孝的畫麵,心中都會無聲的嘲諷,隻覺得不過是兩個惺惺作態的人。她越發的懷念起自己死去的兒子,也對皇帝的無情冷了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