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王府的下人見是靖南王府的馬車,趕緊下來幫忙搬凳子,殷勤的很。
謝柏庭和蘇棠邁步進昌王府,由昌王府管事的領著去見昌太妃,到二門的時候,昌王妃就迎接出來道,“護國公主來我們昌王府,有失遠迎了。”
蘇棠笑道,“皇上記掛太妃的病情,讓我來瞧瞧。”
昌王妃趕緊請蘇棠去見昌太妃。
繞過雙麵繡錦鯉蓮花屏風,蘇棠就看到坐在羅漢榻上的昌太妃,比太後要年輕幾歲,瞧著也比太後精神的多。
知道是皇上派蘇棠來的,昌太妃道,“皇上日理萬機,我一點小毛病還要勞煩皇上操心,你們真是一點都不懂事。”
昌王爺走進來,聽到這句話,道,“昨兒我進宮見皇上,皇上問起您,我就如實說了,您總不能讓我欺瞞皇上吧?”
昌太妃便沒再說什麽,臉上洋溢著喜悅,皇上讓蘇棠來給她看病,這是看重她,看重昌王府。
蘇棠給昌太妃請過安,就坐下給昌太妃把脈。
如她猜測的那般,昌太妃得的不是什麽大病急病,就是很尋常的胃積食,簡單點說就是胃動力消化不足,導致吃進肚子裏的食物不能及時得到消化,有些脹氣,從昌太妃得丫鬟口中得知昌太妃這情況有好幾個月了,也看了好幾位太醫,請了趙院正,吃藥也有效果,但效果不強。
蘇棠看了那些太醫開的方子,中規中矩,一般從太醫的方子就能看出病人的身份,越是身份尊貴之人,治療起來越小心謹慎,方子開的越加保守。
這些方子但凡藥量重一點,昌太妃的胃積食也不至於拖到現在,越拖越嚴重。
蘇棠看過方子,昌王妃問道,“太妃的脹氣之症可能治好?”
蘇棠道,“太妃血氣積於脾胃,治療不難,但要想以後不複發,得細心調理,我開張方子,太妃先服用十日,十日後,我再來給太妃換方子。”
昌太妃看著蘇棠道,“護國公主有孕在身,卻要為我一點毛病來回奔波,叫我於心何忍?”
昌王妃就問蘇棠道,“不知提前兩日換方子可行?”
蘇棠不解。
總是要來的,早兩天晚兩天有什麽區別嗎?
正疑惑,就聽昌王妃道,“幾天後,我昌王府要辦宴會,公主可以赴宴的時候順帶給太妃把個脈,也省得多跑一趟。”
她可以不來赴宴啊……
不過皇上都給昌太妃麵子,讓她來給昌太妃看病,不來赴宴說不過去。
蘇棠笑道,“還是等宴會那日看過太妃恢複情況再說吧,總是要以太妃身子骨為重。”
昌王妃連連點頭,“公主說的是。”
蘇棠去開方子,吹幹墨跡,把方子交給昌王妃後,蘇棠道,“記得讓太妃按時服藥,我們就告辭了。”
昌王昌王妃送蘇棠謝柏庭出府。
到二門處,一丫鬟追過來,道,“靖南王世子世子妃留步。”
蘇棠停下腳步,回頭就見丫鬟端了個托盤過來,托盤裏擺著柄玉如意道,“太妃感謝世子妃來給她治病,特讓奴婢將這柄先皇賞賜給她的玉如意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