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柏庭請忠勇侯世子去靜墨軒喝茶,邊說邊聊。
忠勇侯世子婉拒了,他和父親忠勇侯才奔波回京,忠勇侯進宮複命去了,他就來了靖南王府,還沒著過家呢,茶他就不喝了。
他從懷裏摸出封信,對蘇棠道,“這是清州俞家大姑娘托我帶給你的信。”
蘇棠在清州有兩個手帕交。
一個是馮媛,另一個是俞寶兒。
蘇棠沒想到還會收到另外一手帕交的信,還是忠勇侯世子帶給她的……
俞寶兒怎麽會認識忠勇侯世子,還托他送信?
蘇棠狐疑的看著忠勇侯世子,看的忠勇侯世子耳根有些異樣的紅,他解釋道,“我去邊關會路過清州,信安郡王知道後,讓我順帶幫他送封信,是信安郡王妃寫給俞家大姑娘的……”
“我回京的時候,俞家大姑娘托我給世嫂和信安郡王妃一人帶封信。”
蘇棠不疑有他,忠勇侯世子把信遞到蘇棠手中,就和蘇棠謝柏庭告辭。
謝柏庭要送他出府,忠勇侯世子沒讓,有小廝帶路就夠了。
目送忠勇侯世子走遠,蘇棠眸光落到手中信上,她擁有原主全部的記憶,忠勇侯世子提到俞家大姑娘,俞寶兒的音容笑貌就在她腦海中了,原主的好朋友,自然也是她的好朋友了。
也不知道給她的信上寫了些什麽,回到靜墨軒,蘇棠就把信拆開了。
信上先是恭喜她成親了,然後恭喜她認祖歸宗,再後麵就是埋怨她,當初進京的匆忙,蘇棠沒告訴馮媛,也沒告訴俞寶兒,就突然找不到人了,要不是馮媛告訴她,她都不知道蘇棠進京了,好歹也是多年的手帕交,連封信都不寫,要不是馮媛說她還和以前一樣,俞寶兒都不敢給她寫信的。
這事是蘇棠理虧,她知道馮媛和俞寶兒是原主最好的朋友,但她從未想過去維係這份友誼,原主的記憶,除非必要,蘇棠從不主動去觸碰。
信寫了好幾張,寫到最後,來了一句:我也定親了,未婚夫是誰我就不告訴你了,你和馮媛都認識他。
她和馮媛都認識,那肯定是清州哪位公子了。
蘇棠是這麽想的,半夏和茯苓也都這麽覺得,尤其是半夏,還很惋惜,要是俞大姑娘和信安郡王妃一樣嫁到京都就好了,以前在清州,世子妃和她們踏青遊玩,玩的可開心了,當初匆忙進京,世子妃舍不得她們,覺得這一別,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了,還傷心哭了呢。
蘇棠把信來回看了兩遍,決定給俞寶兒寫封回信,不過回信的事不急,她要先把藥房裏沒忙完的事忙完了再寫。
蘇棠喝了盞茶,就去藥房忙活了,忙到吃午飯才歇。
午飯後,蘇棠在院子裏溜達一圈,就回屋寫信,提筆蘸墨,這邊還沒落筆呢,外麵進來一丫鬟道,“世子妃,信安郡王和郡王妃來了。”
他們怎麽來了?
蘇棠把筆放下,起身去迎接。
說實話看到信安郡王正兒八經的從院門走過來,蘇棠還真有點不大適應。
信安郡王給蘇棠見了個禮,就直接去書房找謝柏庭說話去了,馮媛則激動的握著蘇棠的手道,“寶兒定親了,你知道和她定親的人是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