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被帶馬棚那邊,還沒進去,就聞到了一股屎臭味。
沒有犯人的時候,這裏放馬的。
有犯人過來,才會把馬牽出去。
之前的環境差是差了點兒,但是沒有這一次的差。
這些人嬌生慣養,根本受不住裏麵的氣味。
他們不想進去,還是被官差送進去。
洛琬寧他們一家人在後麵。
聽到前麵的人說。
“這裏好惡心,到處都是馬糞,我們怎麽休息?”
“太臭了,官爺能不能給我們換一個地方?”
……
裏麵都是抱怨聲,可見環境差到極點。
官差可不管這些,不耐煩地嗬斥道:“都給我安靜,你們都是階下囚,安排什麽地方去,你們老實待著就好。”
還沒有進去的雲家和洛家的部分人,又開始說韓家的不對,好端端的為什麽要造反。
韓雲氏聽得太多,隻剩下心酸。
如今的洛琬寧是韓家的媳婦兒,她自然要護著韓家。
她看向這些嘴碎的人:“你們有什麽資格怪韓家,韓家沒有被抄的時候,你們跟韓家攀親戚,謀取了不少的利益。
怎麽著,現在韓家落魄了,你們獲取不了利益,受到牽連了,你們就開始說韓家的不好。
既然覺得韓家不好,那你們當初為什麽要攀附韓家?”
她的這番話,讓在場的人啞口無言。
他們也明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
洛琬寧說完,不管他們是怎麽想的,但是她把自己心裏的不快說了出來,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
洛琬寧不想待在馬棚裏,她當了玉戒,手上還有銀子。
她拿出十兩銀子給官差。
官差看到十兩銀子,明白她的意思,“把你的人帶上。”
她出了銀子,不用跟他們一起擠馬棚裏。
洛琬寧帶了韓家的人,又把大伯一家五口帶著。
至於雲家的人,韓雲氏的爹娘年紀大,因病離世。她這一房沒有男丁,所以在雲家除了這些親戚,沒有人。
這銀子是洛琬寧掏的,讓她自己決定。
大伯和伯娘他們一家在韓家出事以來,從沒說過韓家的壞話。
他們對原主也有養育之恩,洛琬寧不會不管他們。
洛家剩下的人看到洛琬寧隻帶洛大伯一家,他們不樂意了。
“洛琬寧,你這樣太過分了,我們也是你的叔叔,你怎麽隻帶老大一家,不帶我們?”
說話的是原主的叔叔,是她父親下麵的弟弟,也是三房的叔叔。
四房的小叔也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雲江氏不嫌事多,她添油加醋道,“這還用說,隻帶她大伯一家,明顯是不想認你們這些親戚。”
她就想看他們洛家窩裏鬥,才說出這樣的話挑撥。
雲家還沒有沒落的時候,雲德就聽雲江氏的,她這麽說,他也沒攔著。
洛琬寧的兩個叔叔聽到雲江氏的這些話,也認同了這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