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三個孩子在京都沒有正式去書院上過學,今天是第一次到書院上課,洛琬寧還是有些擔心他們。
在離開書院的時候,她單獨跟三個孩子說會兒話。
她對孩子說:“要是被人欺負,一定要告訴我,我會提你們討回公道。”
韓祁風問洛琬寧:“娘要是我們沒錯,又被對方揍了,該怎麽辦?”
洛琬寧聽兒子問:“如果是對方先挑起來的,第一時間告知先生,讓先生來處理。但是也分情況,對方在先生訓斥之後,還是這樣,你可以還手。還手以後,記得告訴娘,娘來處理,知道嗎?”
韓祁風點點頭:“我們這是不是叫先禮後兵?”
“沒錯,不然他們以為你慫,就會逮著你欺負。你們三個記住了,不能丟我們家的臉,知道嗎?”
三個孩子點點頭,“知道了。”
交代完該交代的事,洛琬寧沒有繼續留在書院這裏。
安排好之後,洛琬寧通過任意門到了南境邊城。
她沒有從城門進來,直接傳送到了城內,使用了隱身術,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解除。
兩國交戰,受苦的自然是百姓。
現在還屬於冷兵器時代,傷害力沒有一顆炮彈的傷害高。
敵軍沒有打到這裏。
之前人心惶惶,大家擔驚受怕,能逃的都逃了,不能逃的也隻能在這城中等死,無心做生意。
兩國休戰也有一段時間,城中已經恢複往日的繁華,也有不少商人過來這邊繼續做生意,但還沒有開通跟墨國合作的商圈。
這關乎兩國的貿易,不能說開就開,還要經過上麵的批準。
要是不批準,兩國是不會有貿易來往的。
這裏的氣候要比靈洲縣那邊冷一些。
洛琬寧此行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下這邊的生意,看一下有什麽產業可以發展。
她逛了一會兒,這裏賣得最多的還是玉石和瑪瑙。
詢問完價格後,她有了掙錢的法子,這個的盈利可比做酒樓好太多。
具體怎麽做,還需要做出一份詳細的計劃書。
逛了一會兒,洛琬寧路過茶樓,進去喝杯茶休息一會兒。
喝茶的時候,她聽到茶樓裏有人議論黎國和墨國聯姻的事。
這件事早就在黎國傳開了,邊城是最早知道的,因為他們離墨國比較近。
洛琬寧聽到最多的還是這些文人吐槽黎國窩囊。
先皇繼位的時候,他說過聯姻不過是委屈求全,他不會讓自己女兒做犧牲品。
他在位期間,周邊的三個國家,都不敢入侵黎國。
因為黎國有守城的韓燁,他是韓墨卿的祖父,也是黎國第一代戰神。
“我都覺得鎮北王一家是被誣陷的,說不定是因為當今皇上覺得他們家功高蓋主,所以才落得這樣的下場。”
洛琬寧佩服說這話的人。
他的好友提醒道:“這件事我知道就好,要是讓更多的人知道,小心禍從口出。”
對方明白好友的苦心,不敢再說下去,換了一個話題。
洛琬寧見時候不早,她沒有繼續留在南境邊城。
回去的時候,孩子們放學回家。
這些孩子年紀小,是不留在書院裏住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