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國這邊出兵,黎國留在墨國的探子提前把消息傳遞出去。
黎國邊城收到消息後,邊城戒嚴,同時在城裏發布了一條命令。
限製城裏的百姓前往墨國邊城那邊。
同時提醒住在城外的村民,把家裏的家當全部帶進城裏的避難處。
黎國邊城的避難處,是韓家還在黎國的時候讓人修建的。
主要是給住在城外的那些百姓留一個避難所。
基本上每一座城池都設有。
沒有戰亂的時候,這些避難所都空著,但是每年都會派人修葺一番。
這樣也是以備不時之需。
當初韓墨卿讓老爹上書修建避難所的時候,韓蕭覺得很浪費銀子,還不如那這些銀子來修建行宮,可以享樂。
不過韓家在朝中的勢力不容小覷。
文武百官裏麵,還是有很多人站在韓昭這邊。
他也想在百姓麵前樹立一個好的君主形象,隻能同意修建避難所。
同意之後,他氣得不行,沒有哪個帝王會喜歡被臣子牽著鼻子走。
韓家為黎國開疆擴土,他擔心他們有一天會功高震主,到時候自己就是一個傀儡皇上。
一代君主,怎麽可能會允許這樣的家族存在。
可他又無力抵抗。
一旦處置韓家,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黎國邊關的百姓看到告示之後,經曆過的人都知道,又要開始打仗了。
“這墨國也太不講信用了,都談好了和平契約,怎麽又要開始打仗?”
“對啊,兩國之間通商還好好的,我家親戚從墨國邊城那邊回來,他們說墨國邊城那邊沒有攔著黎國的人過去通商。這好端端的,怎麽又要開戰了?”
“不行,我要回家跟家裏人商量一下,邊城這裏不能待了,還是南上吧。”
……
之前剛穩定百姓們的情緒,現在邊城的百姓又開始人心惶惶起來。
書院那邊也沒有繼續開學,都要打起來了,哪裏還有辦學的心思。
一時間,黎國邊城的百姓一個勁的想往下一個城池逃跑,但是被士兵攔住,安撫百姓的情緒。
這也是為了下一個城池著想。
但有一部分人例外,就是外地過來經商的人,他們的戶籍不在邊城,塞一些錢給官員,就能離開邊城。
守衛邊城的王將軍在城牆上對百姓說:“要相信我們,不會讓大家失去家園,大家一起努力,把敵軍擊退。”
百姓們也慢慢冷靜下來,不是不相信王將軍的話,而是覺得心慌。
萬一城破了,他們這些人會麵臨什麽?
他們不敢想象。
祈禱士兵能守住城池,保他們平安。
韓墨卿不能親臨戰場,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人把戰場的情況告訴他。
他相信自己的士兵能夠贏得這場勝利。
中秋一過,很快迎來農曆九月。
九月已經進入深秋,天氣也開始轉冷。
每隔三年,墨國的皇宮都會有一批秀女入宮,這些人入宮,明麵上是宮女,實際上是為了給皇上充盈後宮。
要是被皇上看中,就能帶著家族飛黃騰達。
這一批新人進來,年滿二十五歲的宮女也能出宮。
不過也有一批人選擇留在宮裏。
留在宮中的這些人,都是在宮裏有職位的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