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今天封官,要進行一天。
文武百官也聚集在宮裏,認識一下新的同僚。
這裏也有這些新鮮血液的老師。
一見麵,有老師的,都去拜見老師。
溫韞的老師是秦丞相,也是他看中的弟子之一。
跟太子太傅姚望書都是秦丞相驕傲的弟子。
溫韞比姚望書年紀差了十歲,但都是人中龍鳳。
姚望書不在朝為官,但是他也教導出不少學生。
這一次也考進了兩個學生,都記在了秦丞相門下。
薑錦州的老師不在這些人之中。
他的老師鄭瑜臨一生止步於秀才,為什麽會這樣,完全是因為他考秋試的時候過於緊張,第一場考完,就暈了過去。
一覺睡了三天,少考一門,自然是考不進去。
之後他又考了兩次,也是狀況百出。
沒辦法,隻能以秀才的身份進書院教書,在書院存在感很低。
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領域。
他把自己畢生所學都交給了薑錦州。
薑錦州認為自己的老師不比這裏的任何一位老師差。
徐智跟他一樣,出自同一個老師。
這一次算是為老師爭一口氣。
有部分人跟他們一樣,老師都在自己的家鄉。
這群人站在了一起。
文武百官知道薑錦州中狀元,也查過了他的背景。
他的老師籍籍無名。
這次培養出兩個學生,學堂開學沒多久,就有人過去拜鄭瑜臨為師,希望他能教導自己的孩子。
說不定又能在他的教導下,又出幾個狀元也不一定。
鄭瑜臨心裏還是很開心的。
自己成不了狀元,但是成了狀元的老師,倍有麵子。
就連他的那些親戚都開始給他送禮,還把家裏的孩子送過來。
但是薑錦州和徐智這三天都沒有過來見老師。
不是他們不來見,而是這幾天被很多事情絆住。
他們商量好,等皇上封官結束再去看老師。
跟鄭瑜臨不對付的人見他被這麽多人捧著,心裏不悅。
他們教書的時間差不多。
自己就是春闈沒有考進去,但是他怎麽說也是舉人,比他這個秀才好了不少。
他都沒有教出狀元,怎麽能讓一個秀才在自己麵前顯擺。
當著大家的麵說:“你的學生中狀元,已經三天了,也沒有見他過來,會不會他不承認你是他的老師?”
話裏滿是嘲諷。
意思很明確。
就算他教出了狀元又怎麽樣。
說不定這個狀元覺得拜他為師是恥辱。
都狀元了,怎麽可能承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為師。
鄭瑜臨聽到他這麽說,氣得不行。
“你胡說八道,錦州是我親自教的,每年他都會給我送禮,不會把我忘了。”
“這可不一定。”
兩個人為了這件事爭論了好一會兒。
旁邊的老師都看不下去了,勸他們都少說幾句。
鄭瑜臨是出了名的好脾氣,但今天還是氣得不輕。
他還是那句話,“錦州這孩子是我教的,他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人。”
對方也不依不饒,“要是不是,他怎麽不來看你。”
“你……”
勸他們的人也不想繼續勸,因為勸不動。